新消费独角兽 | 和府捞面卖咖啡 能治好“上市焦虑症”吗?
跨界探索咖啡生意,新消似乎已经成为各大品牌今年的费独府捞普遍共识。 据不完全统计,角兽焦虑年初以来已有中国邮政、 和李宁、面卖特步、咖啡猿辅导、治好症东方甄选和蔚来等近10家企业,上市或注册咖啡商标,新消或开设独立运营的费独府捞线下咖啡馆,争先恐后地“卷”入万亿咖啡战场。角兽焦虑背后的 和原因不尽相同,有的面卖希望借助咖啡为线下门店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锦上添花;有的咖啡则盯上咖啡可复制性强、利润率高、治好症消费场景多元等特点,寻求主营业务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雪中送炭。 近日,中式面馆连锁品牌和府捞面高调宣布推出全新子品牌“Pick ME”,定位为咖啡和热食便利店,正式跻身咖啡赛道。据公开报道显示,Pick ME首家门店近期已落地上海外滩SOHO,门店面积不足20平方米。新品牌目标客户为写字楼商圈的白领人群,主要产品售价平均在12-20元之间。 自2013年首家门店在江苏如皋市开业,和府捞面一直以来都是一级市场争相追捧的优质标的,截至2020年底5轮共计融资8.45亿元。2021年7月,和府捞面再度完成由CMC资本领投,老股东龙湖资本、腾讯投资和众为资本跟投的8亿元E轮融资,一举刷中式面馆年内最高融资额,投后估值水涨船高至70亿元。 在胡润百富今年8月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中,和府捞面是疫情后为数不多仍留在榜上的餐饮品牌。 疫情之下扭亏为盈 面条生产基地撑起70亿估值? 每一个中式连锁餐饮企业,都梦想成为中国版麦当劳,和府捞面也不例外。 但数万家连锁门店、强势品牌营销仅是表象,麦当劳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多年精细化、本土化的供应链运营功不可没。或是因为参透个中道理,和府捞面在首家门店正式开张前,便斥资近6000万元搭建起了能保障超1000家门店基本运营的“和府中央厨房”,实现全程标准化、数字化生产,全国范围内冷链运输,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重资产布局供应链体系,加之坚持门店直营,令和府捞面在开城拓店方面进展得相对缓慢。据公开信息和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和府捞面直至2017年才开出第100家门店。2019-2021年期间公司加速跑马圈地,三年新增门店数分别为73家、71家和114家,最高每月新增门店数不超过18家。 苦心经营近10年,和府捞面在全国22个省份不过406家门店。相较之下,同为新中式面馆赛道备受关注的玩家,成立于2019年的马记永已有222家门店,曾一个月开店34家;2020年才崭露头角的陈香贵,最高记录当月平均每天新增2家门店,现已有211家门店。 开店速度不敌同行,和府捞面在单店业绩表现上是否更胜一筹? 据2021年公开报道显示,和府捞面的单店月均营业额为55万元,坪效约为每月4800元,与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三个品牌所披露的数据基本持平。随着门店增加,产品生产形成规模,和府捞面的食材成本在总成本的占比由原来的35%降至22%,房租成本由26%降至16%,整体净利润率能达到15%,约是其他三个品牌的同指标2倍有余。 然而,据其机构股东公告显示,和府捞面2020年总营收为11.07亿元,净亏损2.15亿元。2021年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报告期内总营收8.46亿元,净利润为1385万元。按照2021年上半年340家门店粗略推算,单店月均营收约为41.47万元,净利润率仅为1.64%,与报道中的数据相去甚远。 和府捞面的最新估值,是马记永和陈香贵的7倍,是日式拉面连锁味千(中国)当前市值的近10倍。疫情反复之下,餐饮企业能实现盈利实属不易。但仅是盈利,似乎并撑不起价值70亿元的估值。 溢价或许更多地藏在和府捞面的面条生产基地中。 2021年9月,该生产基地在江苏如皋宣告投产,年产量2万吨,产值2.7亿元。不仅配备了千万元级别的高标准检验科室,还拥有全国独有的自动化面条打卷技术、自动化包装运输工序,可支撑1500家门店的面条供应。 此外,和府捞面近10万平米的现代化食品产业园也已进入设计阶段,新工厂预计产能可以满足70亿元销售,支持和府捞面未来5-10年的发展需要。同时向行业开放,为其他B端客户输出OEM/ODM代工厂生产业务。 换而言之,和府捞面为资本市场描绘的未来,不只是通过线下门店直接触达消费者的中式连锁面馆,而是覆盖食材生产、运输和销售全产业链的供应链企业。从这个角度来看,和府捞面确实离中国版麦当劳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困于消费降级 新品牌难解上市焦虑症? 不过,等不及转型为供应链企业,和府捞面已准备好冲击“中式面馆第一股”了。 今年1月,绝味食品发布公告称,和府捞面将计划赴境外上市,以拓展更多融资渠道推动其业务的发展,目前已开始与股东签订重组框架协议。但外部消费降级、内部孵化品牌表现堪忧,和府捞面还未找到解决“上市焦虑症”的良方。 据艾媒咨询2021年上半年和2022年的《中国中式面馆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面馆市场规模为3120.9亿元,预计2022年将有望突破3400亿元,仍呈现增长态势。 而在被调研的消费者中,2021年上半年约有43.9%受访者能接受单次面馆消费金额区间为16-30元,2022年同指标增长至51.5%。能接受单次消费价格在31-50元之间的受访者占比,则由2021年上半年的33.1%降至2022年的31.2%。这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大众消费降级的趋势。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和府捞面超50%的门店设立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人均客单价在40元以上,北京和天津地区门店人均消费接近50元。即使在人均收入更低的三线和四线城市,和府捞面的价格也保持在42-43元之间。 消费升级浪潮下,价格高昂有助于塑造高端精品的品牌调性,和府捞面一度被称为“面条爱马仕”。可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50元一碗面变成奢侈。线下门店客流量减少,营收自然不甚乐观。而和府捞面集中在城市核心商圈的门店房租和人工成本压力却不减,如何保持2021年上半年的盈利状态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此番高调入局价格区间更低的咖啡和热食便利店,和府捞面或也意在探索下沉市场,开拓更多消费场景。只是便利店也并非蓝海,据不完全统计,全家、罗森、7-ELEVEn、便利蜂等12家主要便利店推出了至少13个咖啡品牌,售价最低仅为6.9元。毛利高达70%的热食更是各大便利店兵家必争之地,价格带控制在20元以内。因此至少在价格层面,新品牌Pick ME并不占优势。 据其官网显示,这不是和府捞面第一次孵化子品牌。除了Pick ME,公司旗下还包括一杯拉面、阿兰家兰州牛肉面、财神肉串以及主攻预制菜、微波米饭等零售化产品的和府到家,在市场上声量不高。此前推出的小酒馆“和府小面小酒”和大排档“财神小排档”也都未能成功出圈,提供的产品只是在面条单一品类基础上叠加酒水、烤串、炸物等,与其他品牌并无明显差异。 行将至资本市场大门前,是继续讲好供应链的故事还是赶紧找到增长“第二极”,和府捞面还需要为自己的高估值找到新抓手。
- 最近发表
-
- 投中信息CEO杨晓磊:投资机构伴生科技创新,我国科创企业未来发展有四大优势
- 中国海军南宁舰将参加“和平-23”多国海军联合演习
- 2月8日银行日报:存款5万需收入证明?银行回应来了,年后大额存单利率走低
- 贵州检察机关依法对茅台原董事长高卫东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 潘功胜:可将企业诚信经营、纳税信用、专利价值等数据转化为信贷动能
- 韩国12月经常帐顺差26.8亿美元
- 基于OpenAI技术 微软推出新版必应和Edge浏览器
- 巴菲特、“木头姐”、但斌都有新动作,新能源龙头暴赚千亿背后,还有这些机会可以挖掘……
- 自动充电、自动采样、自动书写,一大波智能机器人涌向WAIC
- 香港银行股集体走高 大新金融涨超7%大新银行集团上涨3%
- 随机阅读
-
- 苹果CEO蒂姆・库克上周五逛夜店,还上DJ台亲自操控烟雾效果
- 对保时捷等超豪华汽车公司而言,电动化转型或许没那么重要
- 利安人寿2022年亏损27.43亿元 两款产品退保率超八成
- 排队提前还房贷,赚了还是赔了
- 10余股涨停!“中字头”持续暴涨,原因找到了?医药集体低迷,这个概念领跌......
- 债市赎回潮催生,首批混合估值法债基密集发行,低波固收+扩围
- 劲仔食品控股股东“空手套白狼”:左手质押右手低价参与定增 买入即坐享巨大浮盈
- 庄皇集团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 拥有人应占溢利1193.5万港元
- 荣耀MagicOS细节体验比华为鸿蒙更深更透,赵明:成长和突破一定是打破既有的东西
- 干家务,智能家居产品来帮忙
- 蔚来充电桩被“蹭电”引争议?总裁喊话了
- 土耳其突发强震对金属的影响有多大?
- 交大昂立董事会矛盾加剧 背后医养资产疑点重重引争端
- “国产版ChatGPT”即将亮相 国内外厂商加速抢滩AIGC
- “倒车接人”还是震荡盘整 基金大佬激辩后市
- 胜华新材理顺股权关系青岛国资顺利入主 校企改革三年转型收效9个月揽收68亿
- 美媒:国际足联手机移动端程序出问题 部分球迷只得用手写纸质门票入场
- 热门中概股涨跌不一 百度跌近3%
- 四川达州拟规定中心城区每户限养一只犬,向中心城区居民征求意见
- 提现日期一拖再拖,深陷资金困局的哗啦啦能否继续帮餐饮商家收钱?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