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外资“中国芯”不变
今年5月因为“把MCU(微控制器单元)研发团队迁往印度”引发关注的中国芯德州仪器(TI),今年继续在进博会上亮出“中国芯”。进博会上和去年相比,外资不变德州仪器今年的中国芯展位主题丝毫未变——“芯向中国,科创世界”。进博会上
“这说明我们专注于长期的外资不变中国投资战略也丝毫没变。”德州仪器中国区大客户总经理张海涛告诉第一财经,中国芯中国市场的进博会上优势没有改变,这里仍然是外资不变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各个细分市场都具有全球的中国芯竞争力,值得全球企业的进博会上持续投入。而德州仪器在中国不断提升和完善本土一体化支持体系的外资不变策略也没有变。
自去年进博会首次设立这一专区以来,中国芯今年的进博会上专区规模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在现场,外资不变既有老朋友继续“芯向中国”,世界第一梯队高通、超威半导体、阿斯麦“芯片天团”再次集中到场,也有像世界十大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之一日本瑞萨这样的新朋友开启了首展之旅。
支持他们把越来越多的研发放在中国,并坚持长期战略布局的,是中国持续蓬勃发展的半导体产业和庞大的应用市场。
集聚全球优势资源
在进博会上设立集成电路专区,目的是集聚全球优势资源,构建集成电路产业链生态,促进培育国内相关领域企业的创新发展,致力于为中国市场解决高端芯片短缺等“卡脖子难题”。
今年的进博会,连续5年参展的“元老”美国高通带来了5g无界xr赛事体验首秀。基于5g切片技术提供的高速率低时延传输,在xr头显设备与边缘云之间协同实现分离式渲染,参观者可佩戴虚拟现实头显设备,成为足球守门员或羽毛球运动员,与元宇宙世界的运动员较量。
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则通过元宇宙视角展现其“铁三角”业务,包括配备先进工艺控制能力的光刻机台、计算光刻、光学及电子束量测,让观众可以近距离接触光刻机。
围绕绿色能源、汽车电子和系统三大领域的应用场景,德州仪器今年在进博会上展示包括电动车充电、汽车电气化、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德州仪器今年在进博会上展示了一系列最新技术创新成果 文内图片均自摄影记者/任玉明日本瑞萨是世界十大半导体芯片供应商之一,也是全球三大汽车芯片厂商之一。作为第一次参加进博会的新面孔,瑞萨集中展示了多项面向汽车、物联网、工业及基础设施的先进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多款中国首发。
瑞萨电子中国总裁赖长青告诉第一财经,起初他们认为进博会面对终端消费者比较多,而瑞萨电子的业务以2B为主,因此平时主要参加专业性的展会,“看到过去四届进博会办得非常成功,影响力逐渐扩大,同时上下游也有同仁与合作伙伴参加,我们也受到影响,所以决定今年不能缺席了”。
“中国市场对瑞萨电子而言越来越重要,而且会一直重要。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化,中国都是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赖长青表示,他们在继续全球化的同时,也会持续扎根中国,并加码投入。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在9月20日举行“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在内外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国内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额首次突破万亿元,2018年~2021年复合增长率为17%,是同期全球增速的3倍多。同时,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芯片产品水平持续提升,较好地满足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需要以及行业应用需求。
外资本土化战略升级
阿斯麦中国区总裁沈波在今年的进博会上表示,中国已是全世界最大的成熟制程市场,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这是所谓“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在华深耕多年的科技企业,正在持续的本土化升级中,试图用中国创新服务全球。
“我们的产品一直是在中国研发、面向全球销售。”张海涛表示,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不少应用场景或细分领域,中国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比全球都要更快更领先,所以他们会根据中国客户的要求先做研发,产品市场化成熟后,伴随着海外客户的需求逐渐增加,再面向海外市场销售。
在进博会上,德州仪器宣布其上海产品分拨中心已完成自动化升级,可以更快地把产品送到客户手中,帮助他们随时随地获得所需器件。此外,他们还公布了其成都制造基地封装/测试厂扩建项目的进展情况。
张海涛介绍,位于成都的第二座封装/测试厂(CDAT2)将于今年内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并将在未来数月内投产。该工厂于2018年开始建造,待全面投产后将使成都制造基地封装测试产能实现翻番。成都制造基地是一个端到端的一体化制造基地,集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凸点加工和晶圆测试为一体,能够更快地响应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德州仪器公司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姜寒表示,希望为客户提供更强大的本土支持,高效及时地响应客户需求。成都制造基地的扩建和上海产品分拨中心的升级,进一步彰显了德州仪器深耕中国、服务客户的坚定信念。
近年来,日本瑞萨在中国的本土化程度越来越高,与、华宏等本土企业的合作也在明显增加。赖长青表示,从研发的角度来看,瑞萨电子不仅在加大自身的研发,而且也在深化与国内芯片公司的合作,对中国芯片厂商进行IP授权等业务。在生产方面,瑞萨电子在中国有工厂,也在持续加大产能的投入,在中国的晶圆和封测领域加强合作,“总体而言,瑞萨电子与中国伙伴的合作是全方位的”。
不惧“寒冬”专注长期发展
疫情时代,由于居家办公和隔离需求,全球电子产品需求量大增,带动半导体产业进入一波小高潮,半导体企业也因为这波红利大赚了一笔。但随着后疫情时代来临,经济周期进入新阶段,消费力普遍下降,导致芯片需求量大减。因此,不少论调认为,半导体产业的寒冬期已然来临。
不过,从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格局来说,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表示,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大也是增长最快的单一市场。2021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总销售额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了三分之一,是设备支出的第一大目的地。因此,中国市场和机遇仍在,大量半导体领域的跨国企业也会继续重视中国市场。
居龙认为,全球半导体产能的短缺,今年还没有明显缓解的迹象。虽然在某些细分领域,终端市场的需求没那么高了,但工业和汽车行业的需求仍然较大。
“半导体本来就是周期性很强的行业,而公司长期策略不会受短期波动的影响,依然保持很强的信心。”张海涛表示,长期来说,他们持续看重半导体作为“工业粮食”的地位,尤其是在绿色能源、电气化以及智能汽车领域,已经进入了变革和创新的关键阶段。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领先性将带动全球的发展。因此,随着中国本土一体化支持体系的发展,德州仪器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赖长青也提出,半导体是非常庞大且复杂的行业,在全球化大趋势下,很多领域都离不开芯片产品。如果从应用端来说,工业领域就可以细分100多个场景,消费类终端的场景更是数不胜数。在大量应用中,有些应用从需求角度来说必然有一段时间会比较火爆,“每个阶段都会出现不同技术催生带来的不同变化”。
在赖长青看来,前两年半导体行业的整体需求是非常强劲的,往后数字化、智能化、万物互联等推动下,对芯片的总体需求每年还是成长的,只是年复合增长率可能会稍微放缓点。“每家芯片企业都在增加产能,但增加的节奏还存在不确定性。因为增加产能需要设施设备,尤其是晶圆的投资周期很长。再加上疫情、地缘政治等变数,每个领域的应用增速节奏不一,有些很快,有些会有些迟滞,甚至还会下修一段时间再重新起来。”
(责任编辑:焦点)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文 宁成缺关于近期热议的疫情防控优化政策,如对密切接触者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不再判定中风险区... ...[详细]
-
小米上个月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小米手环 7 系列,这款智能手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面向全球首发。今天,爆料人士 @SnoopyTech 证实了这一点,他还预测了小米手环 7 的欧洲定价范围。小米手环 7 的价 ...[详细]
-
3天近300起枪击事件,美国上百城举行控枪法案游行!两党达成框架协议,拜登:还不够,但方向对了
据央视新闻报道,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枪支暴力档案”12日的统计数据,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2日16时,全美多地已发生25起枪击案,造成至少6人死亡,40人受伤。而在过去72小时中,全美多地共发生299起枪 ...[详细]
-
油价迎第10涨!95号汽油或突破10元/升,专家:还没到出手调控的时候
余思毅“目前,国际油价尚在130美元的成品油调价的‘天花板’以下,还没到政府出手调控的界线。”6月14日24:00,国内成品油将迎来今年的“第11轮”调整。受国际油价震荡影响,预计会再次上调,继续创历 ...[详细]
-
中新社北京9月1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商务部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3922.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7%。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2.8%,进口增长18.9%, ...[详细]
-
午评:北向资金净流出24.75亿元 沪股通净流入5.42亿元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京报讯 据四川省纪委监委消息,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波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王波简历王波,男,汉族,1971年7月生,云南盐津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992年7月参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上海证券报 抽水蓄能迎重大利好!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丁焰章13日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发展抽水蓄能 推动绿色发展》中透露,为 ...[详细]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三大突破
每经记者 李星 每经编辑 裴健如 “近几年来,我汽车技术实力明显增强,配套设施日益完善,产业规模化逐步扩大。”11月23日,在由成都传媒集团旗下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猎车榜以“电动智能下半场的 ...[详细]
-
光伏龙头突然大跌,机构抄底“药茅”!民航局重磅发布,通用航空要火?两路资金盯上6股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早盘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70亿元,哪些股票获逆市抢筹?6月14日早盘,A股走势低迷,上证指数盘中跌破3200点,创业板指跌超3%。新能源赛道全线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