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出货量下降 芯片业遭遇“砍单劫”
记者 谭伦 北京报道
全球“缺芯”引发的砍单劫产能危机尚在延续之时,市场供需失衡的国产另一层效应也在显现,由于智能终端出货量骤减,手机部分类型芯片的出货“砍单”风险正在上升。
市研机构Canalys日前公布的量下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降芯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112亿台,片业同比下降11%。遭遇同时,砍单劫占据国内手机销量前三的国产、OPPO、手机vivo出货量同比都出现了20%以上的出货下滑。另一份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量下报告则给出了更为精确的统计,今年一季度,降芯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6934.6万部,片业同比下滑了29.2%。
接近三成的下降很快传导至上游芯片产业。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日前表示,中国内地安卓手机市场持续衰退,今年已砍掉2.7亿部订单。其中3月已砍去了约1.7亿部智能手机订单,到当前可能再砍1亿部订单。
以目前出货量稳坐手机芯片市场第一的联发科为例,郭明錤透露,联发科在2021年第四季度针对中低阶产品的出货量已砍去30%~35%,而紧随其后的则下修旗舰级芯片平台骁龙8 Gen1下半年订单量约10%~15%。
就此,《中国经营报》记者从联发科与高通的相关人士处进行求证,未获明确答复。但半导体产业分析师季维向记者表示,由于近两年“缺芯”带来的挑战,芯片厂商对下游需求极为敏感,并极大优化了产线的排期机制,以应对多变的市场局势。“如果现有手机销量数据明显下滑,芯片厂商做出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季维表示。
终端需求全面下滑
从宏观环境来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进入第三个年头,全球各大经济体面临经济衰退风险。而从具体细分行业的角度来看,在经历完疫情初期的一波远程办公需求带动后,尤其是今年以来,以手机为代表的电子消费品需求呈现明显下滑态势,成为拉低芯片需求的直接因素。
“疫情影响下,中国手机市场本身已进入存量市场,加上5G手机的吸引力不够,用户的换机周期一再拉长。”CINNO Research的一位分析师告诉记者,多重原因打乱了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节奏。
多家市场研究机构的调查数据印证了用户低迷的换机意愿。Counterpoint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用户的平均换机周期已经超31个月,而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给出的时间为28个月。作为比较,记者查阅数据发现,在2019年该周期为16~18个月。
而对于换机需求放缓的深层原因,C114通信网主编周桂军向记者表示,按照规律目前本处于4G至5G的过渡期,用户更换5G手机应处于高频期,但由于5G应用目前主要集中在to B行业领域,流行的消费级应用并没有出现,因此用户换新手机的动力不足。
信通院数据显示,2022年1~3月,国内共发布5G手机57款,同比下降10.9%,出货量5388.4万部,同比下降22.9%,占同期全部手机出货量的77.7%。
与此同时,进入2022年后,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各地的管控措施对手机线下门店正常经营、线上销售、国内及海外物流配送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进而抑制了人们对手机的消费需求。近日,国际CEO赵海军便在一季度业绩会上预测,今年全球智能手机销量相比之前预期至少减少2亿部,其中大部分影响的是中国手机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除手机芯片外,PC、电视等终端产品需求也同时下滑。Gartner及AVC Rev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7790万台,同比下降6.8%;全球TV出货量为4640万台,同比下降6.1%,这导致全球面板驱动芯片厂商也呈现出大幅砍单趋势。
“疫情的不确定性仍在延续,从市场的角度,未来预期仍会是保守的。”季维表示,终端产品的市场表现在未来一段时间的颓势或会延续,而何时迎来拐点仍是未知数。
芯片“砍单劫”
终端销量下行趋势的迅速传导,也令手机芯片的供应商遭遇近年来最“寒冷”的春天。在砍去1.7亿部产量后,据郭明錤测算,小米、OPPO、vivo、传音、荣耀今年的预估出货量分别约为1.6亿部、1.6亿部、1.15亿部、7000万部、5500万部。此外,记者注意到,三星今年出货量目标也下调约10%至2.75亿部。
而在芯片侧,机构数据显示,联发科已将2022年全年智能机芯片出货量预期小幅下修至5.7亿~6亿组。其中天玑9000芯片的全年出货量或从1000万套缩减至500万~600万套,高通方面则可能会在SM8550今年底出货后,将SM8450与SM8475降价30%~40%,以利于出清库存。
此外,机构预测,全球CMOS芯片今年出货量可能会降四成,只有去年出货量的60%左右;CCM(摄像头模组)与镜头出货量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减幅将达20%~30%。以CIS(CMOS图像传感芯片)为例,中国位居前五的供应商总库存量已超过5.5亿颗。
对此,联发科CFO顾大为5月23日表示,虽然全球5G手机出货量略有下降,但受惠于进入全球市场、旗舰领域,联发科对5G芯片出货量目标没有改变,今年将维持营收增长20%预期目标不变。
不过,行业人士则多持悲观态度。郭明錤指出,因5G芯片的前置时间相较于一般零部件更长,因此从高通和联发科砍单情况来看,需求疲软恐延续至2023年第一季度,而这也将降低市场对联发科、高通今年三季度至明年一季度的营收与利润预期。
季维则表示,包括手机核心芯片、摄像头芯片及面板等器件都在此次大幅砍单的范围之内,受到影响的厂商波及整个产业链,如果下游产品销量数据持续恶化,不排除芯片厂商还需要进一步下调产能计划。
缺芯主旋律依旧
伴随芯片业遭遇“砍单劫”,市场多家机构已发出预警。Gartner报告显示,全球芯片短缺的情况可能在2023年迎来翻转,之后将出现产能过剩。则在报告中指出,市场低估了未来2~3年可能出现芯片过剩而导致的芯片厂商盈利恶化问题。
记者注意到,在2020年进入缺芯阶段以来,全球头部的芯片制造厂商均开启了产能扩张的热潮。但由于扩产需要筹备周期,大批新增产能将会在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陆续释放,而突如其来的芯片销量下调,无疑会导致芯片过剩的问题。
对此,CINNO Research分析师向记者表示,芯片过剩会重点冲击这类纯晶圆代工厂,因为如果市场需求萎缩,除开终端厂商外,一些IDM厂商也会缩减此前的委外订单,从而保证消化更多自身的产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就是部分芯片库存量过大而降价。”该分析师表示。
而在季维看来,虽然手机芯片出现滞销趋势,但汽车芯片、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仍然短缺,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芯片产能不足与过剩的问题将同时存在,而这种情况会相对对冲掉芯片厂商的业绩风险。
“先进制程和车用半导体的需求目前已经占台积电营收的45%,因此手机芯片带来的冲击不会过于影响台积电。”季维表示,但必须承认,除了拥有先进技术的台积电以外,很多芯片代工厂的下半年产能利用率仍会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核心芯片的产能释放需要一定时间,市场整体还是在消化此前紧缺的产能,因此短期内大厂的核心芯片业绩仍维持正向趋势。以今年第二季度营收与净利都增长超过40%的高通为例,其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手机芯片销售便高达63.3亿美元,同比大增56%。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外市场进一步回暖,芯片厂商也在卸除部分压力。CINNO Research分析师指出,汽车芯片市场的火爆,会给芯片市场补充部分活力,而灵活性的产能与策略调整,将会是很多厂商今年工作的主要基调。
“全球芯片产能短缺的大氛围还是不会改变。”季维指出,全球市场需求仍处在高位,当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终端芯片的起势也会较快,届时整个芯片产业会迎来另一个拐点。
(责任编辑:焦点)
-
本报讯 8月30日,上交所在其官网公布了沪市主板上市公司2021至2022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本次参加评价的对象是2021年12月31日前上市的主板公司,合计1642家,评价期间是2021年7月 ...[详细]
-
权益类基金财报披露已拉开序幕。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7月17日晚8点,共有8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3只基金只含主代码)发布了2022年二季报。8只基金二季度份额环比增加超过一成数据宝统计,从基金合计份 ...[详细]
-
7月19日7时15分许,我市北辰区天穆镇欢颜里一老旧小区发生燃气爆燃。接举报,有网民在微博发布信息称,该事故起因为“有人恶意报复炸的楼”,此信息为恶劣谣言。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醒广大市 ...[详细]
-
送菜、送餐途中顺路灭火、救人、帮学生辅导作业……他们被网友称为“万能的外卖小哥”。日前,无锡梁溪推出食品安全监管新举措,外卖小哥又“解锁”了新身份:食品安全监督员。其中一位小哥“履新”不久,即立下一功 ...[详细]
-
当地时间21日,在哥伦比亚第二大城市麦德林,一架小型飞机起飞不久后坠毁,机上2名飞行员和6名乘客全部死亡。飞机坠毁后发生爆炸,地面多栋房屋被毁。初步调查显示,飞机机械故障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总台记者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9日晚间消息,据报道,谷歌今日宣布,从周二起,Google Play应用商店中“非游戏应用”的开发者可以提供第三方支付选项,同时服务费也从当前的15%将至12%。此举旨在遵守 ...[详细]
-
中报预告验证行业高景气,六成军工股业绩预增,军工或迎来主升浪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11连跌!1800亿片仔癀年内重挫29%,市场为何不追捧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德林社文 | 杨万里“药中茅台”又被空头砸盘了。7月19日,低开低走,盘中跌幅一度超过4.8%。截至收盘,该公司跌幅收窄至2.88%,股价 ...[详细]
-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已达23097亿元!一图了解哪些行业企业受益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财政运行、基层“三保”工作。财政部河南监管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财政部党组“紧盯财政可持续,加强基层财政运行监控”的要求,坚持“高站位”、注重“建机制”、开拓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