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彻夜不休谈判,同意设立援助基金,气变大会达成里程碑式协议!
【环球时报驻埃及特派记者 黄培昭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 欣】经过激烈争论和彻夜谈判后,经过基金当地时间20日,彻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达成全面气候协议,不休碑式批准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谈判同意这被称作发展中国家的设立“历史性胜利”,意味着发达国家需为气候变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援助灾难性后果“埋单”。不过,气变该协议尚未就基金如何运作、大会达成哪些国家应该出资等关键问题作出规定。协议发达国家的经过基金信誉问题也成为基金能否落实的未知因素。与此同时,彻夜有发达国家认为COP27在淘汰化石燃料和控温承诺上没有取得太大进展。不休碑式对此,谈判同意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包存宽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设立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援助需要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最重要的是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承诺落到实际行动上。 “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 “当COP27主席舒凯里(埃及外长)敲定协议的小木槌落下,疲惫不堪的外交官们在会议大厅里鼓起掌来。”《华盛顿邮报》20日这样描述协议通过的一幕。英国《卫报》则对幕后磋商作出更详细报道:原定于18日晚结束的COP27会议延长超过36个小时,在很多阶段,协议看起来都无法达成。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出现明显分歧和尖锐言辞,特别是在最后几个小时,各国不断就某个用词争论不休。经过彻夜谈判,最终在红海破晓之际,各方就东道主埃及起草的一份协议达成共识。 “今天在沙姆沙伊赫COP27创造了历史,各方同意设立期待已久的‘损失和损害’基金,援助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发展中国家。”COP27在官方推特上兴奋宣布。《卫报》称,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是当极端天气对贫穷国家的物质和基础设施造成严重影响时,为其提供经济援助。CNN说,这是一次重大突破和逆转,标志着美国和欧盟等长期反对者首次同意建立该基金,这些富裕工业化国家产生的不成比例的污染加剧了气候灾难。 与会的肯尼亚代表团成员瓦奇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会上的争论非常激烈,一度导致谈判暂停。最后,富国在强大的压力下才勉强同意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他说:“这是一次胜利,但来之不易。”CNN援引气候专家的话称,这一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展中国家保持了团结,发挥了比过去几年更大的影响力。 这个胜利令发展中国家欢呼。非洲国家集团气候谈判小组首席谈判代表卡洛加称之为“独一无二的时刻”。他说:“30年的耐心等待……这是全球公民的胜利。”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长谢里·拉赫曼的发言获得掌声,她表示:“这不是接受慈善,这是对我们的未来和气候正义投资的首付。”法新社称,该国今年遭遇史上最大洪灾,成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灾难的象征。 尚有很多不确定性 《华尔街日报》称,就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达成共识,消除了更广泛气候谈判中的一个关键症结。不过,气候专家在庆祝胜利的同时,也指出未来的不确定性。CNN说,基金将如何运作的细节仍不明晰。协议文本在关于何时开始运作以及具体如何筹集资金等方面留下许多问题。《纽约时报》报道称,协议要求成立一个由24个国家代表组成的过渡委员会,在未来一年里研究该基金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哪些国家和金融机构应该出资以及资金应该流向哪里。很多关键问题都留给了未来的谈判。 尽管发达国家终于同意帮助较贫穷国家,但仍藏着不少心机。《华尔街日报》援引参与谈判代表的消息说,该基金的援助目标是最脆弱的较贫穷国家,这是富裕国家的一个重要要求,它们不希望资金流向中国和其他被视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国家”。相反,富裕国家还希望中国、海湾国家以及其他“高收入”发展中国家作出贡献。《卫报》称,许多贫穷国家认为,这是企图将最贫困的发展中国家与中国、沙特等更大经济体区分开来,对此强烈反对。这一争论占据了上周末的大部分谈判时间。 此外,拜登政府的一名高级官员告诉CNN,该基金将重点关注如何支持损失和损害,但不包括责任或赔偿条款。报道称,长期以来,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一直试图避免此类规定,因为这可能使它们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法律责任和诉讼。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此前公开表示,损失和损害与气候赔偿不是一回事。 而对于出钱的具体问题,《华尔街日报》称,美国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预计将带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但任何资金都需要得到美国国会批准,这一努力很可能遭到共和党反对。《纽约时报》提到,发达国家10年前承诺在2020年之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至少1000亿美元资金以应对气候变化,却没有兑现。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 本次大会就《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数十项决议。除了“损失和损害”基金,COP27还通过一份最终声明。据法新社20日报道,声明重申《巴黎协定》的温度目标,并呼吁各方加快逐步减少有增无减的煤电,逐步取消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中国出席气候变化大会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大会通过的决议中,一号决议是大会的政治成果文件,重申坚持多边主义,强调气候危机紧迫性,体现了各方团结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意愿和行动安排。 但据路透社报道,一些国家在如何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仍存在分歧。欧盟此前威胁,如果在排放问题上得不到更好承诺,将退出谈判。但在20日凌晨结束的马拉松式谈判后,欧盟没有阻止最终声明。不过,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蒂默曼斯仍对声明中未保留敦促各国放弃使用化石燃料的措辞表示不满。 “我们的星球还在急诊室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0日表示,本届气候大会向正义迈出了重要一步,虽然单凭这一点不足以解决气候危机,但这表明各方在重建信任。
- 最近发表
-
- 中再集团和春雷:全面发挥再保险作为行业“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 私募“魔女”、半夏投资李蓓发布战“熊”檄文:行情如干柴烈火一触即发
- 银保监会:鼓励商业养老资金投资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的领域
- 珠三角跃升10万亿级城市群:5年里“再造”了一个深圳,都市圈牵引发展新裂变
- 已申请破产保护的加密货币交易所FTX,欠50个最大债权人近31亿美元
- 安徽:1批次北京二锅头酒抽检不合格
- 贾康:把握实质内容,正确领会中央关于加快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指导精神
- 中国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北京首都机场、大兴机场:24日起进入航站楼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央行:构建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抓好金融纾困政策落实
- 随机阅读
-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出现以下5种情形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不纳入风险区域判定
- 券业版“个人征信系统”即将上线 如何衡量券商是否靠谱?
- 信号!“主动应对,提振信心”,央行重磅报告透露货币政策新走向,海外政策收紧效应已显现…来看三大要点
- 通胀令欧元区面临工资上涨压力,欧央行7月加息可能性增大?
- 车主担忧车联网变“收费网”,律师:应尊重知情权和选择权
- 乌克兰对荞麦、大米和燕麦实行出口限制
- 保时捷出尔反尔!减配万元零件仅赔数千代金券,车主怒了:中国市场不要了?
- 俄驻波兰大使被泼红色染料 俄方:不会被吓倒
- 港股国企概念异动 中铝国际H股一度涨超4成 机构火线解读
- 销售费用率22%:水星家纺Q1扣非净利增速转负仅因短期因素?
- 赣州原市长落马,多个“老虎”曾在当地任职
- 百果园不卖“好水果”,只编“烂故事”
- 成都多地公布全员核酸检测时间安排,多在14时到19时
- 孙春兰强调 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
- 142亿超级大单:两大光伏巨头东方日升、双良节能放大招 “锁单”大战或将持续
- 警惕!全球突发的这种疾病,尚未发现病因
- 晨讯科技11月23日斥214.64万港元回购651万股
- 5年期美债收益率今日创2008年以来新高 美国CPI出炉前市场抛售或难停
- 美联储高官:一次加息75个基点过于激进 将继续加息两到三次50基点
- 谁是青岛“第一指标”最高的企业?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