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拖欠率上升 美版“花呗”Affir处境堪忧
作为一家金融技术公司,花呗美版“花呗”Affirm Holdings(AFRM.US)的贷款主要业务是通过与商户合作为用户提供“先用后付”的支付手段。得益于疫情期间更多的拖欠购物行为由线下转移到线上,该公司在疫情期间一直颇受投资者欢迎。率上 除此之外,升美Affirm本身也是处境一家贷款机构。数据显示,堪忧截至6月底,花呗其账面上持有价值25亿美元的贷款贷款,较一年前的拖欠规模增加了25%。因此,率上在最近结束的升美2022财年,5.28亿美元的处境利息收入占该公司13.5亿美元总收入的近40%。换句话说,堪忧Affirm的花呗贷款活动对其财务状况的意义与交易费用的意义不相上下。 然而,这是一个潜在的问题。随着Affirm贷款产品组合的扩大,其贷款质量正在恶化。事实上,由于经济疲软下消费增长无力,贷款拖欠问题上升,该公司贷款的30天拖欠率几乎是公司成立以来最高的,包括2020年初美国疫情爆发之后的时期。这种趋势持续下去的风险太大了,Affirm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它,尤其是在宏观经济持续动荡的威胁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1、令人担忧的趋势 人们(尤其是美国人)倾向于花比他们应该花的更多的钱。在当前的糟糕情况下,他们似乎对自己的债务更加无忧无虑。纽约联储报告称,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的非住房债务达到了创纪录的4.45万亿美元,这还是在经济尚未完全从疫情的影响中复苏、且衰退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问题在于,Affirm的贷款拖欠率在过去一年里一直在上升,且延续到了从7月1日开始的2023财年的头两个月。更重要的是,该公司的贷款拖欠率似乎正在加速上升。 然而,考虑到其他相关数据,贷款拖欠率的上升本来是可以预料到的。随着越来越多表现不佳或不良贷款的出现,Affirm借款人的平均信用也在下降。 Affirm使用自己专有的ITACS信用评级系统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一个人的ITACS分数越高,其信誉越好;分数越低,个人贷款的风险越大。在Affirm的评分标准中,96-100分代表信用最好的借款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该公司的贷款中约有四分之三属于这一类风险最低的借款人。但截至上季度末,该公司的贷款中只有略高于一半的贷款属于风险最低的借款人,而风险较高的借款人的比例明显上升。 降低放贷标准需要付出明显的代价。在刚刚结束的2022财年中,Affirm的贷款冲销金额达到6950万美元,这看起来可能不多,但几乎是2021财年1030万美元的近7倍,同样远超2020财年的210万美元。 更重要的是,Affirm的资产减计比起贷款组合本身的增长速度要快得多,该公司目前账面上25亿美元的贷款仅比两年前的10亿多美元高出约150%。 2、Affirm需要小心行事 对Affirm来说,这并不一定是世界末日。对于寻求快速增长并赢得市场份额的新型贷款初创企业来说,贷款表现疲软和拖欠率上升是可以预期的。 然而,借款人信用恶化和贷款拖欠率上升的趋势仍然引发了太多问题,因为即使是处理少数不良贷款的成本也可能远高于按期偿还贷款所能获得的服务收益,在某些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差距可能是十倍之多。这些不断增长的拖欠贷款和相应的冲销成本几乎是不可能预测的,而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会严重损害股票的价值。 今年迄今为止,Affirm股价已经跌近77%,这其中固然有市场担心其提供短期贷款的商业模式在因利率上升和通胀上升引发的经济疲软中无法维持的原因,也有对该公司贷款拖欠率上升和相应信用风险的忧虑。 分析师曾表示:“尽管我们认为目前的水平是可控的,但我们将继续密切监控信贷表现,以评估对该公司毛利率的影响。”Affirm的首席执行官则更为乐观,他对当前信用状况处于满意程度,称信用风险离公司设定的“围栏”还较远。不过,Affirm或需要几个季度的时间来管理其信用风险,以重获投资者对该股的信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四川破获一起网销“瑶家神药”案 涉案金额达3000余万元
- 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电子烟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 中央网信办深入开展网络辟谣标签工作
- 1-8月国有企业利润总额30110.8亿元 同比下降1.5%
- 再次参选!美国知名说唱歌手“侃爷”确认参加总统大选
- 三部门发布提示:防范以“家庭教育指导师”名义开展违规校外培训
- 国家发改委:今年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明显加大,但CPI涨幅明显低于欧美
- 施罗德交银理财董事长陈朝灯:结合股东双方优势,提供差异化理财产品
- 哥伦比亚一小飞机失事 机上8人全部死亡
- 90后博士闯深圳逐梦硬核科技:解困工厂劳动力,让机器人成为真正生产力
- 国庆理财产品来了!有何特色?怎么选?一文读懂
- 中银证券:设备更新再贷款设立 四季度稳增长再发力 推荐优质区域银行
- 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为新市民构建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体系
- 每日论金 | 多空双方势均力敌
- 成瘾、致癌、被踢出“食品群”……谁来监管“非食品”槟榔?
- 资本争抢芯片代工厂
- 8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生变:哪吒、零跑蝉联冠亚军,“蔚小理”紧随其后
- 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 中国金茂于11月24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9港元 并建议采纳以股代息计划
- 教培机构猿辅导转型:推25万元的智慧月子套餐,卖5200元的羽绒服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