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北向资金连续7日净买入 开放红利持续释放 外资增配大潮不改
截至6月7日,月日北向资金连续7日净买入,大证追平今年以来连续净买入时间纪录;6月以来,券报北向资金净买入203亿元,头版头条超过5月全月水平;互联互通实施后,内容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1.65万亿元,精华回到历史高位水平……在历经短暂波动后,月日境外资金投资A股市场节奏正逐渐恢复平稳,大证各方对外资投资的券报看法渐成共识。
5月外储规模回升 外汇供求基本平衡
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7日公布的头版头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内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8亿美元,精华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月日
基建掀起“赶工潮” 稳投资展现“夏日温度”
聚焦有效投资稳增长,大证近期,券报从项目端水利、交通等领域重大项目“加速跑”,到资金端加快3.45万亿元专项债发行使用、调增8000亿元政策性信贷额度等“快落地”,一大批项目集中上马,一系列配套举措密集实施。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稳增长的紧迫性进一步上升,基建将更加充分地发挥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有更多配套措施出台,全年基建投资有望超出此前预期。
新纳入七大行业 留抵退税政策扩围
财政部、税务总局6月7日发布《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
上海证券报
货币政策发力空间足 信贷修复曙光在望
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主要堵点在于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经济修复持续推进,信贷需求也将同步复苏,金融数据则有望回暖。未来,货币政策仍有较充足的发力空间。
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1278亿美元 结束4个月连跌态势
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7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278亿美元,较4月末上升81亿美元,升幅为0.26%。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结束了此前4个月的连跌态势,步入回升。
成长股分化带动指数盘整 市场反转需等待更多信号
自4月27日触底以来,上证指数已较低点反弹约15%。在乐观情绪影响下,市场近期再掀“点位之争”,有券商分析师甚至大胆喊出了沪指4000点的上涨目标。不过,更多机构认为,A股反转还需要等待更多信号。
券商股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机构建议积极布局
周二,券商板块走强,盘中一度涨停,收盘上涨3.94%。与此同时,、、、等纷纷跟涨。在行业估值和政策监管等多层面的积极因素叠加下,券商板块近期配置价值逐步凸显。
证券时报
李克强: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 稳住经济大盘
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交通运输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畅通交通物流,保障市场主体运行,稳住经济大盘。
新型储能独立地位确立 专家:预计到2030年全国新型储能总功率达到1.2亿千瓦
在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环境技术经济分会理事张建红看来,6月7日《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的出台是对新型储能行业的大利好,有助于解决新型储能行业市场化不足、价格机制没有捋顺、普遍面临经济性不足的问题,将极大地促进新型储能投资建设和发展。预计到2030年,全国新型储能总功率将达到1.2亿千瓦,新型储能总投资规模将近9000亿元。
深圳小区车位之争背后:增加供应量才能治本
近期,深圳一小区的车位之争引人关注,背后原因是深圳车位长期不足,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增加车位供应量。
国内钾肥销价已超进口大合同价 继续提升空间有限
本月钾肥提价达500元/吨,使得其到站吨价达到4880元/吨。最近两个月盐湖股份钾肥涨价幅度达到980元/吨,而去年6月份盐湖股份的到站价格是每吨2450元,已是翻倍行情。盐湖股份目前销售价已超过氯化钾进口大合同价不少,国内氯化钾价格继续提升的空间有限。
证券日报
2021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规模1.46万亿元
6月7日,人社部网站发布《202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68205亿元,比上年增加17538亿元,增长34.6%;基金支出合计62687亿元,比上年增加5107亿元,增长8.9%。
3.45万亿元专项债投向11大领域 银行业积极提供配套融资
专项债发行加速、投资范围扩大及银行提供配套融资支持再次受到关注。Choice数据显示,截至6月7日,年内已累计发行新增专项债20435亿元。这意味着,还剩14065亿元新增专项债待发行。
光伏反规避调查现转机?部分光伏组件企业迎“关税豁免”利好
6月7日,光伏板块个股开盘后全面走强。截至当日收盘,、、等多只光伏概念股报收涨停,、等多只个股也竞相收涨。
科创板做市细则征求意见结束10天 业界建议增加做市商激励机制
截至6月7日,距离上交所科创板做市业务实施细则及配套业务指南征求意见结束已10天。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对于科创板做市业务细则,市场普遍认为需要在提升做市商积极性方面进一步完善,如适当增加做市商权利、设置风险补充机制、将做市业务纳入券商分类评级加分项等。另外,为了确保做市商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对做市商介入情形进行明确规定。
- ·央行、银保监会:稳步推进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
- ·邮储银行交出2021年成绩单!行长刘建军:当前的AUM“大有文章可做”
- ·微信对扫码点餐强制关注公众号整改已完成95%
- ·北京老人在养老助餐点就餐每天给补5元 就餐补贴制度惠及老年人
- ·千亿白马合盛硅业原总经理被审查起诉 涉嫌职务侵占被审查起诉
- ·没有活塞,也没有燃料:太阳能汽车横空出世
- ·俄官员:南奥塞梯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公投可能于5月至6月间举行
- ·外媒:德国称俄方同意欧洲购买俄天然气暂不改用卢布
- ·信达啃硬骨头:左手许家印,右手郭英成
- ·俄乌冲突或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 ·官网弃用后被抢注改为视频网站,多家中小企业接连惹上影视版权官司
- ·六大机构策略:妖股纷纷炸板 资金开始节前出货?
- ·京东舍弃京喜拼拼:下沉市场一梦黄粱
- ·王毅主持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
- ·百田石油发布2021年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8742.7万港元
- ·深圳今年第一批集中供地,8宗宅地挂牌,最高限价8.75万/平,最低限价3.75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