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向的何更人如何更开心?内向的优点经常会被我们低估,内向的开心人更擅长解决问题、更容易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何更会表现出更强的开心自律性、以及更容易规避伤害和风险。何更

想象一下你周围貌似过的开心最快乐的人,如果你在脑海中已经有了TA的何更名字,那么再来想象一下TA的开心性格。
是何更不是会有外向,精力充沛,开心和活泼这些形容词,何更好似TA的开心快乐能量是从外界的交流和社交中汲取而来。
的何更确有研究表明,外向的开心人似乎过的更开心,那么内向的何更人呢?难道注定就要活得不快乐吗?
01. 当一个内向的人意味着什么?
对于性格外向与内向其实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定义,但一说起外向性格,大家总是会想到追求刺激、合群、有主导力以及有雄心壮志等特征。
而内向的人则更关心自身内部,缺乏强烈的社交动机。和外向的人相比,内向的人花在社交上的时间会更少,朋友也就更少。
02. 内向与快乐
毫无疑问,健康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对幸福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向的人会花更多的时间与他人交往,或者更享受社交。
有研究表明,内向者和外向者之间固有的差异与大脑中的多巴胺系统有关,这一系统使外向者更容易接收到正向的反馈(包括社交互动),因此性格外向的人更有可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所以一般而言,内向者比外向者的幸福感更低,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内向的人就不高兴。
很多关于快乐的研究都在探讨一个主题,那就是选择和行为(这些是可以改变和控制的)会对的幸福和快乐产生重要的影响,即便你本身很难快乐。
如果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下面的建议可以帮你变得更快乐:
(1)认识全部的自我
如果有一个量尺来衡量外向与内向的话,其实我们大多数人是在两个极端中间。
极端内向和外向者都是非常少见的,大多数人都是在尺子中间徘徊,有时候喜欢社交和热闹,有时候喜欢安静与独处,准确来说,大多数人都是双重性格者。
我们都存在两种倾向,其中一种是通过社交与TA人的连结为自己充电,而另外一种则是自己给自己充电。
所以你真正需要做的是诚实地面对自己在某一刻的需求,并尽量满足自己。
如果你想约一位朋友出去,那你就去找TA出去逛街游玩;如果你只想一个人安静地待地带着,那你在家里享受自己的单人时光。
了解独处和社交的需求倾向带给你的影响,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经营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快乐。
(2)认可作为内向的优点
内向的优点经常会被我们低估,内向的人更擅长解决问题、更容易在学术上有所成就、会表现出更强的自律性、以及更容易规避伤害和风险。
研究表明,内向者之所以有这些优点,是因为的脑前额叶外皮有更多的灰质,这帮助大脑控制复杂和抽象思维、调节情绪和做出决策。
从亚里士多德到佛陀,许多关于幸福的经典和神学观点都认为,花时间独处和思考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是必要的。
学会拥抱你独特的内向品质,挖掘它们给你带来的快乐,例如自学一些新的东西,独自徒步探索大自然或者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3)外向一样地行事
在一些研究中,内向的人被要求在一群人中像外向者一样行为处事,结果这些内向者比自己平时体验到了更多的积极情绪 (事实上,他们体验到的积极情绪甚至比外向者的还要多) 。
所以,在社交场合中,你完全可以像外向者一样行事。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惺惺作态,你只是在探索自己不同的样子。
去体验当一个外向的内向者,和别人分享你丰富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参与到别人的谈话中,分享你的观点、讲讲笑话、偶尔成为众人的焦点。
如果你没有什么社交的机会,你可以鼓励自己用适合自己的方式与别人进行交流。
例如,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例如读书俱乐部、或者健身班。即使迈出这一步需要付出很多努力,但是你可以看到显而易见的回报。
如果感到外向行为给自己带来了良好的体验,那就继续保持。
03.最后想说
虽然害羞和内向性格之间的相关性不强,但是如果更多的社交活动给你带来了压力,让你感到害羞,那这可能会对你造阻碍。
最关键的就是一定要自信,可以先进行一些简单的社交活动,逐渐增加自己的自我效能感(向自己证明,你可以成功地做这件事)。
尝试打电话,而不是发信息与朋友联系,或者去便利店买东西的时候尝试与TA人进行眼神交流。
你可以记录下这些细微的变化,虽然有时候会给对方带来一些尴尬,但如果你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擅长交际后,自己就自然地变得越来越自信,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Reference:
Cain S. 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New York: Broadway Books; 2013.
Holmes AJ, Lee PH, Hollinshead MO, et al.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amygdala-medial prefrontal anatomy link negative affect, impaired social functioning, and polygenic depression risk. J Neurosci. 2012;32(50):18087-100. doi:10.1523/JNEUROSCI.2531-12.2012
Cabello R, Fernandez-Berrocal P. Under which conditions can introverts achieve happiness?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effects of the quality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 regulation ability on happiness. PeerJ. 2015;3:e1300. doi:10.7717/peerj.1300
Zelenski JM, Whelan DC, Nealis LJ, Besner CM, Santoro MS, Wynn JE. Personality and affective forecasting: trait introverts underpredict the hedonic benefits of acting extraverted. J Pers Soc Psychol. 2013;104(6):1092-1108. doi:10.1037/a0032281
Zelenski JM, Santoro MS, Whelan DC. Would introverts be better off if they acted more like extraverts? Explor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unterdispositional behavior. Emotion. 2012;12(2):290-303. doi:10.1037/a0025169
凡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共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再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将立即将其撤除。
扫码关注壹点灵官方微信公众号
新注册用户回复【优惠卷】可获得50元倾诉优惠卷1张
另外还有精华版测评资料、治愈群等福利可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