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四大证券报头版头条内容精华摘要
去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益率4.88% 记者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获悉,月日该机构发布的大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2021年度)》显示,2021年,券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投资收益额631.8亿元,头版头条投资收益率4.88%,内容权益总额超1.46万亿元。精华 管控负债成本 让利实体经济 多家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9月15日,月日多家国有大行公告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大证这是券报继今年4月存款利率下调以来的又一次调降。专家认为,头版头条今年以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内容管控银行负债成本势在必行。精华通过降低存款利率等方式,月日有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大证稳定息差,券报更好让利实体经济。 外汇市场平稳有序运行 人民币资产仍具吸引力 9月15日,8月银行结售汇数据、外资购债数据出炉。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银行结售汇和涉外收支均为顺差。同时,境外机构连续两个月增持中国国债,同时其持有境内债券下降势头也进一步放缓,这意味着人民币资产仍具有较强吸引力。 工信部:强化协调联动 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9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至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工业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下一步,将持续推动振作工业经济系列政策落地见效,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企业稳产达产,着力稳定市场主体预期,全力稳定工业经济运行。 央行:持续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9月15日在第十一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表示,人民银行确立依法监管、适当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等监管理念,建立备付金集中交付机制,稳妥有序完成断直连,累计有序退出71家支付机构,不断提高监管综合成效。张青松强调,要凝心聚力,持续推动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证券报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3条措施出台 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提出着力规范金融服务收费,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新一轮支持政策密集部署 技改投资成制造业增长重要引擎 近期国务院常务会议接连部署针对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相关部委及地方也出台政策推动工业和技改投资增长。今年以来,制造业技改投资增长势头良好,1至7月保持两位数增速。分析人士表示,系列支持政策有望带动技改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成为制造业增长的重要引擎。 央行缩量平价续做MLF 市场对降准预期存分歧 9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为2.75%,实施缩量平价续做,符合市场预期。据统计,9月至今年末,MLF到期量将达2.6万亿元,市场或存在流动性缺口。在此背景下,对于未来是否存在降准的可能性,分析人士产生了分歧。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23条措施出台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着力规范金融服务收费,鼓励证券、基金、担保等机构进一步降低服务收费,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合理降低交易、托管、登记、清算等费用。 机构:A股整体估值仍处低位 短期调整提供买入机会 近日,A股市场震荡,前期表现较为强势的新能源板块遭遇调整。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从短期看,市场或维持震荡走势,建议维持均衡配置以应对波动。一些机构认为,A股整体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长期投资价值凸显。 证券时报 七大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利促消费抑储蓄 9月15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等国有六大行,以及集体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会降低居民的储蓄需求,进而推升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 政策发力销售改善 楼市弱复苏在路上 尽管8月官方的房地产销售数据尚未出炉,但是从第三方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房地产销售环比降幅继续收窄,这在央行公布的8月金融数据中也有所体现,个人中长期贷款环比改善明显,与地产销售走势一致。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各地房地产政策放松,地产销售有改善迹象。 9月MLF等价缩量续作 年内LPR仍存调降空间 9月15日,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人民银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专家认为,9月MLF操作利率保持不变,主要在上月央行超预期降息的政策效果还待观察。考虑到近期银行存款成本下降,以及稳增长需要,年内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仍存调降空间。 离岸人民币兑美元盘中破“7” 9月15日晚间,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破“7”整数关口。据Wind数据,截至9月15日19时,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报7.0071。受访专家认为,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应是一种常态。长期来看,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的基础,世界对人民币的认可度会不断增强。 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即将落地 存量业务拟设5年整改期 近日,监管部门召集部分信托公司举行信托业务分类座谈会。监管人士在会上透露,《关于调整信托业务分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将正式出台,针对信托公司原有存量业务设置了5年过渡整改期。值得一提的是,与会人士还透露,未来融资类信托业务将保留一定比例,不会完全消亡。 证券日报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4000亿元MLF 存款利率下调为LPR下行打开空间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维持2.75%、2%不变。值得关注的是,国有六大行同日下调部分存款利率。对此,受访专家认为,此举将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有望进一步引导LPR(贷款市场报价)下行。 工信部:我国工业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在各地方、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受阻产业链供应链迅速得到修复,工业经济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今年1月份至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前8个月减降退缓税费超3.3万亿元 微观经济主体再获4400亿元“无息贷款” 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加力助企纾困。会议表示,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前期缓缴的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期限届满后再延迟4个月补缴,涉及缓税4400亿元。 央行副行长张青松: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 加快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立法进程 张青松表示,落实好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促进支付和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的工作方案,坚持支付业务回归本源,规范平台企业支付业务,加快非银行支付机构条例立法进程,夯实监管法治基础。 港交所拟放宽大型科技公司上市要求 专家:将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 近日,有媒体报道,港交所正考虑降低硬科技公司在IPO时的营收门槛。有专家表示,修改对大型科技公司上市标准,这能够提高港交所的包容度、竞争力和前沿性。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时代,港交所需要更好地包容早期阶段的科技公司融资需求,进而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汽协:10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延续良好势头,份额超过50%
- 经济日报评论:共享充电宝涨价难持续
- 风电供应量上升 欧洲电价下跌
- 寒冬来了!奈雪的茶收入罕见下滑、净亏2.54亿,新开门店均为PRO店
- 中金公司: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 在中国资本市场是重要且现实的问题
- 绿色信用债存续期环境效益信息披露国际比较
- 上海公布2022年月饼监督抽检情况:合格率为100%
- 潘石屹夫妇辞任董事会主席、CEO,SOHO中国股价应声大涨!此前曾多次“卖身”失败…
- 央行:8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6.84亿元
- 中央批准:周河任广东省委委员、常委
- VR大事件!元宇宙巨头宣布,下月举办大会,新一代头显将亮相,产业链公司曝光
- 一图读懂北京银行2021年ESG专题报告
- 外盘头条:高盛称明年美股料延续熊市 沙特否认讨论OPEC+增产称必要时减产 马斯克裁推特销售员工 迪士尼换帅
- 人民币汇率逼近7元时代,发生了啥?是否“破7”?
- 王一博退后,让姐姐们先撕
- 国家卫健委: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主要目标提前实现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
- “说过很多次了,你们这是在玩火”
- 泡沫破裂?人工智能产业化路在何方
- 今年以来中欧班列保持安全稳定开行 增长态势强劲
- 文化和旅游部将开展私设“景点”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