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渔业生态环境损害“蓝碳”赔偿案:非法电鱼人员购买千吨海洋碳汇
原标题:全国首例渔业生态环境损害“蓝碳”赔偿案:非法电鱼人员购买千吨海洋碳汇 中新网福州7月22日电 (闫旭 董峥)渔业执法如何为“海上福州”保驾护航,蓝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全国21日上午,在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举行了一场与众不同的首例生态损害签约会。 据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22日介绍,渔业鱼人员购洋碳违法行为人林某某自愿委托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代为购买海洋碳汇1000吨并予以注销,环境汇用于弥补因非法捕捞对福州市渔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赔偿破坏。据了解,案非这是法电全国首例渔业生态环境损害蓝碳赔偿案。 据悉,买千18日,吨海该支队在福州南台岛南岸查获一艘涉嫌非法电鱼的蓝碳船只和2名电鱼人员,并依法对其“三无”船舶、全国电鱼工具予以没收。首例生态损害这是渔业鱼人员购洋碳今年福州市“安澜闽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查获的第45艘违法船只,从发现到查获,环境汇仅用不到2个小时。之后,通过渔业执法人员的宣传教育和案例讲解,普及电鱼行为对闽江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促使了违法行为人林某某通过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向福建亿达公司自愿购买海洋碳汇1000吨并予以注销,对福州市渔业生态环境给予补偿。 一直以来,人们对“绿碳”更为熟悉。据了解,海洋碳汇又称“蓝碳”,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的过程、活动和机制。海洋储存了地球上约93%的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活跃碳库。主要类型为渔业碳汇和滨海生态系统碳汇两种。其中,渔业碳汇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二氧化碳,并通过捕捞和收获将这些碳移出水体,也被称为“可移出的碳汇”。 有关专家表示,渔业碳汇不仅可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缓解水体酸化、减缓气候变暖,还能带来海洋生态改善、渔业经济转型和渔区民生改善等综合效益。 “这是全国首例通过渔业碳汇弥补渔业生态环境的案件。”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业务总监高昱说,违法行为人林某某与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所签订的海洋碳汇采购服务协议,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行动,对促进福州市渔业生态环境修复意义重大。 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负责人表示,与传统行政执法相比,今年首次引导违法行为人通过认购海洋碳汇进行替代性修复,改变了以往一罚了之的简单处罚方式,有利于违法行为的纠正,这是福州市海洋与渔业行政执法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完)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行业风向标: 多项政策助力,风电成长确定性持续
- 欧元大面额500纸币将不再发行
- 朴正熙纪念邮票被叫停,到底什么原因呢
- 50元建国纪念钞的价值
- 打嘴仗造不好电动车
- 去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下降27%
- 越南非议中国南海邮票 专家:借机挑衅获利
- 探访福建沙县全息机器人餐厅
- 靠银行吃银行!湖北银行原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难怪人人都想当“魏征” 你看灵山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什么
- 中国梦一组小型张 收藏界的巨人
- 苹果iphone手机越狱
- 肖远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拒绝高息诱惑高息陷阱
- 公司如何变更法人?
- 一男子将炸弹带回家收藏 经检查仍有爆炸危险
- 天价纸币之五分钱纸币值多少钱
- 财政政策工具如何“谋增量”?
- 今晚24点预约和字币,预约入口在这!
- 分公司注册需要准备注册资金吗?
- 颇受国人喜爱的木制收藏品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