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亿商票逾期,去年巨亏188亿,“养猪大户”正邦科技何去何从?
继去年业绩巨亏188亿后,养猪大户“江西养猪大户”又因商票逾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亿商 6月8日收盘后,票逾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期去受猪周期影响,年巨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亏亿科技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正邦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何去何 而在公告披露的养猪大户第二天,正邦科技股价便大幅走低,亿商收盘下跌7.32%;到了第二个交易日,票逾正邦科技股价继续下挫,期去盘中一度大跌8.68%,年巨最终收盘下跌3.86%,亏亿科技短短两个交易日股价大幅下跌10.89%。正邦 截至6月10日收盘,正邦科技股价报收5.48元/股,市值仅为172.4亿,和2020年9月历史最高价25.98元/股相比,不到两年时间正邦科技股价已经跌去了78.9%,市值更是蒸发644.93亿。 作为江西省的养猪大户、曾经的“养猪行业老二”,如今的正邦科技可谓是困难重重,资金链也越发紧张了。虽然近期猪价已经有了见底回升的趋势,但在巨额的债务以及捉襟见肘的现金流面前,正邦科技能否挺过黎明前的黑夜还充满了不确定性。 来到了危险的边缘 作为“江西养猪大户”,近两年正邦科技的处境一直就不大好。 早在今年的年初,正邦科技就因为业绩巨亏引发市场热议。根据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正邦科技实现营收477亿,较2020年小幅下滑3.04%;实现净利润亏损188亿,同比大幅下滑428%,亏损金额之大,让众多的投资者一片愕然。 从数据回溯来看,自2004年到2020年,正邦科技的利润总和也不过只有99.7亿;由此来看,仅2021年一年时间,正邦科技就把之前17年的利润全部亏光。 到了2021年的一季度,正邦科技的亏损情况仍在继续,而且还有越演越烈的迹象。具体数据方面,2021年一季度,正邦科技实现营收64.9亿,同比大幅下滑48.92%;实现净利润为亏损24.33亿,同比下滑1249.73%,业绩不断恶化。 而到了一个多月之后,正邦科技又再一起暴雷,不过这一次不是发生在业绩上,而是商票逾期。 6月8日收盘后,正邦科技发布公告称,受猪周期影响,公司及子公司江西正邦养殖有限公司等近期因流动资金紧张出现部分商票逾期未兑付的情形,截至公告披露日,逾期未兑付余额合计5.42亿元。 对于正邦科技而言,5亿商票逾期,恐怕只是正邦科技巨额债务的冰山一角。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正邦科技负债总额达到了406.9亿,资产负债率高达97.03%;在这巨额的负债之中,流动负债合计为286.8亿,其中短期借款为121.5亿,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为42.24亿,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0.11亿,而其账上的货币资金仅有30.73亿,资金压力可见一斑。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短期债务的逐渐到期,正邦科技的债务暴雷只会越来越多。 而从股价走势来看,自2020年9月创出了25.98元的历史最高点之后,正邦科技便开始“跌跌不休”。 截至6月10日收盘,正邦科技股价报收5.48元/股,和历史最高点25.98元/股相比,不足两年时间正邦科技的股价便已经下跌了78.9%,市值更是蒸发644.93亿;而此前凭借着正邦科技股价大涨、以320亿财富登顶江西首富的正邦科技创始人林印孙,如今财富也缩水到了245亿。 成也养猪,败也养猪 对于正邦科技而言,绝对可以说得上是“成也养猪,败也养猪”。 关于正邦科技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85年的临川饲料厂,当时的饲料厂因为经营不善,一度到了濒临破产的边缘,后来因为林印孙的到来才改变了饲料厂的经营情况,而在经营饲料厂的这些年里,林印孙积累到了不少的经验,这也为后来正邦科技走向成功埋下了坚实的基础。 1994年,林印孙离开了临川饲料厂,和一名加拿大华裔组建了中外合资江西永惠实业公司,这正是如今正邦科技的前身;1999年,中外合资的江西正邦集团正式成立。 在刚开始时,正邦集团的板块主要集中在饲料领域,后来慢慢延伸到了农药、动物保健品等领域,但这些业务都比较稳定,难以实现爆发式的增长,正邦科技的股价表现也是不温不火;一直到了2007年正邦科技开始涉足养猪业务之后才有了变化,2010年正邦科技决定进行战略转型,将发展重心转移至当时创收还不及总收入10%的生猪养殖产业上,后来开始在生猪养殖业务上大举扩张。 时间来到2017年,在正邦科技涉足养猪业务的第十个年头,其凭借着342.25万头生猪的出栏量,一跃位居生猪养殖上市企业第二名;2年之后的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能繁母猪损失超过40%,正邦科技开始迎来自己的“巅峰时刻”。 从股价来看,在2019年非洲猪瘟爆发之前,正邦科技的股价一直在5元附近上下震荡;但随着非洲猪瘟的爆发,正邦科技股价开启“飙升模式”,一路从低点上涨到了2020年的25.98元,市值直接来到了817亿,而林印孙也借着股价大涨成为江西的首富。 不过,股价带来的短暂辉煌,让正邦科技逐渐失去了理智。在明知生猪养殖具有周期性的情况下,2020年,正邦科技却再度加码养猪业务,除了在内部定下“四抢”战略——抢母猪、抢仔猪、抢栏舍、抢人才之外,还大肆举债养猪,这基本可以说是无视了猪周期的存在。 2020年6月,正邦科技在完成了一笔16亿元可转债的发行之后,马不停蹄地抛出了一份75亿元的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其中约28亿元投入生猪养殖事业,剩余部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大举负债,让正邦科技快速跌下了神坛。伴随着猪肉价格的快速下跌,近两年来激进扩张的正邦科技开始尝到了苦果,根据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正邦科技实现净利润为亏损188亿,直接亏光了过去17年的利润,最终还因为债务过于沉重,导致了5亿的商票逾期。 能否挺过“黎明前的黑夜”? 黎明前的黑夜,往往是最难熬的。 对于整个生猪养殖行业而言,目前毫无疑问已经处于黎明前的黑夜。 根据中国养猪网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生猪价格开始逐步回暖,截至6月12日,生猪(外三元)的价格为16.07元/公斤,相较于3月22日的低点11.78元/公斤上涨了36.41%;生猪(内三元)的价格为15.76元/公斤,相较于3月20日的低点11.62元/公斤上涨了35.63%。 而随着生猪的价格不断回暖,A股多家生猪养殖企业股价也有所回升,据媒体统计,、以及的股价分别较去年7月最低点反弹26%、50%、30%。 不过对于正邦科技而言,相比于其他猪企股价逐渐回升、已经在谋划扩张,正邦科技关注的焦点更多是在能否挺过黎明前的黑夜。根据媒体报道,由于资金链紧张,正邦科技不断下调生猪的出栏量,让生猪提出出栏,在今年的4、5月,其生猪出栏均重跌破百公斤,分别为86.96公斤、86.58公斤,远远低于去年同期公司商品猪140公斤的出栏均重。 除了让生猪提前出栏之外,正邦科技甚至不惜“亏本卖猪”。据媒体报道,今年一季度,正邦科技的生猪育肥完全成本为每公斤20元,剔除各项费用后养殖成本为每公斤16.45元;而自去年6月开始,正邦科技的商品猪销售均价均低于每公斤16元。 从目前来看,正邦科技正在为自己前两年的激进扩张“还债”,但在巨额的债务面前,正邦科技能否挺过难关还尚不得知;而即便真的能挺过这一轮猪价下行周期,但未来正邦科技想要重新回到当初的位置,恐怕已经不太可能了。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法驻华大使:马克龙希望再次访华,中欧在乌克兰问题有对话空间
- 康华生物跌20% 华西证券中泰证券在其高位喊买入
- 俞敏洪对谈尹烨:成大事者,必须志存高远
- 中央政法委谈“十年政法改革成效”:建立健全执法司法权制约监督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打新潮”来了,7只新股即将申购!北交所快速扩容,券商:投资机会看三条主线
- 铁水产量止增转降 铁矿期货早间跳水
- 阿富汗塔利班封禁TikTok和《绝地求生》
- 上海市纪委监委:对保供物资采购发放开展专项监督检查
- 424批次背包抽检:特步、阿迪达斯、以纯等上“不达标黑榜”
- 这一板块跃跃欲试,即将发力护盘?后市如何走
- 本田拟2030年前开发三个新的电动汽车平台
- 规模同比缩水41.62% 银行股成王宗合一季度“新宠”
- Snap计划自周三起裁员约20% 盘后一度跌近6%
- 左手卖房分红右手募资建厂 浙江华远上市“圈钱”有必要吗?
- 宁德时代:不分红是考虑将进行重大投资等因素 高瓴资本仍是前十大股东
- 陷网贷骗局 台士兵窃台军“极机密”作战计划换钱
- 交通银行存在以提额、低息为名营销信用卡分期情况 分期利息计入手续费或违规
- 刘畊宏从线上火到线下,直播拓宽全民健身边界
- 女子卖150碗熟肉被举报,法院判赔5万!买家承认是职业打假人
- 德国软件巨头SAP一季度营收增长11%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