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指引定方向!时值世界环境日,绿色保险如何再出发?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离不开绿色保险的绿色绿色支持。银保监会近日发布的金融界环境日《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指出,保险机构积极开展绿色保险和资金运用,指引值世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的定方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6月5日,保险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何再绿色保险这一风险屏障正拔地而起,绿色绿色为绿色能源、金融界环境日气候治理等领域提供了保障和服务。指引值世 不过,定方业内人士指出,保险绿色保险大部分险种渗透率不高,何再新推出的绿色绿色绿色保险产品集中在几家头部险企。6月5日,金融界环境日时值第51个世界环境日,指引值世接下来,绿色保险如何再出发? 险种推陈出新,提供保额达万亿级别 绿色保险的概念和内涵正在不断发展。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教师杨泽云表示,当前,绿色保险主要是指在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等方面提供的市场化保险风险管理服务和保险资金支持。 自2007年起试点环境责任保险后,环责险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绿色保险。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最新数据显示,国寿财险沿黄河流域9家分公司推进环责险落地,目前已承保企业1400余家,承担风险保障超45亿元。2021年,太平财险为全社会提供环责险、巨灾保险、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信贷等保险保障超3081亿元。 “有效运用环责险这一保险工具,对于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迅速应对污染事故,及时补偿、有效保护受害者权益方面,都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杨泽云表示。 除了环责险外,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如雨后春笋,相继落地。在绿色资源和农业保障方面,气象指数保险覆盖24个省市自治区,2021年应对重大自然灾害58次,累计理赔19.8亿元。在绿色产业保障方面,太平财险为国电投、华电、国能投等客户的十余个“大国重器”海上风电建设及运营项目提供风险保障。 在绿色交通保障方面,阳光财险为地铁项目组建风勘专家团队提供全流程的风控服务,对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并为项目提供快速理赔服务通道。随着新能源专属车险条款落地,大家财险新能源专属保险产品扩展了电池等新能源汽车专属保障内容。在服务低碳经济方面,在福建南平落地全国首单林业碳汇价格保险,探索出“林业碳汇+林业保险”的绿色金融新模式。 目前环责险等绿色保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中保协数据显示,2018-2020年,保险业累计提供绿色保险保额45.03万亿元,支付赔款533.77亿元。其中,2020年绿色保险保额达18.3万亿元,同比增长24.9%。 显然,绿色保险在促进低碳转型、提供风险保障方面发挥着独特杠杆作用。杨泽云表示,首先,绿色保险可以发挥“风险识别、风险管理、风险保障、风险投资”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助力“双碳”目标达成。其次,绿色保险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市场各参与主体实现相关风险保障的重要工具。最后,具体到不同行业,绿色保险可以在服务能源结构调整、护航绿色交通发展、助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利于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提升应对巨灾及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参与环境风险治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覆盖深度不足,标准化发展提上日程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此外,“双碳”目标的达成也成为各行各业努力的方向。对于保险业参与其中的必要性,杨泽云认为,保险业可以结合行业自身特点,为中国“双碳”目标的达成作出行业贡献。 不过,绿色保险在取得一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定的考验。众安金融科技研究院发布的《保险碳中和系列报告之二:低碳时代的绿色保险产品》显示,近年来,我国绿色保险的发展成果已经初步显现,但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保障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在产品供给、保障覆盖广度与深度、风险数据积累、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 杨泽云也表示,绿色保险发展的挑战在于绿色保险的概念和界定仍不清晰,绿色保险产品没有体现出与非绿色保险产品的区别,缺乏专业性,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一直以来,为绿色发展保驾护航的绿色保险备受顶层设计重视。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发展绿色保险,发挥保险费率调节机制作用,推动再制造产业的更好发展。2022年5月27日,银保监会发布的《中国保险业标准化“十四五”规划》提出,探索绿色保险统计、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绿色保险业务评价等标准建设,更好推动完善我国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对于绿色保险更好地服务“绿水青山”,助力建成“美丽中国”,杨泽云认为,一是要制定绿色保险评价标准。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险机构积极拓展绿色保险业务、不断加强对高质量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助力“双碳”目标的早日达成至关重要。二是要考虑设立绿色保险专业组织。探索在绿色产业聚集地设立专门的绿色保险分支机构等绿色保险专业经营机构,在客户准入、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理赔管理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经营。有条件的机构可以设立绿色保险创新实验室、绿色保险创新中心等特色机构,集中资源专门负责绿色保险的研发和推广,从而提升绿色保险服务专业化水平。(保险秘闻)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5G有没有用?三大运营商5G用户数汇总 电信咋这么多
- 国家发改委:加快构建氢能产业1+ N政策体系 组织实施一批示范工程
- 欧派家居净利润连降两个季度 或寄希望于“大家居”战略突围
- 小红书申请注册法务薯商标
- 北京2022“薪酬榜”出炉 哪些行业最赚钱
- 银河期货: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
- 广汽集团回应:将督促广汽菲克依法依规处理债权债务问题
-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麻辣粉”8500亿元 分析师:本月5年期以上LPR有可能再度下调
- 南京银行两大股东透露继续增持意向
- 加仓阿里、拼多多!高瓴三季度美股持仓揭晓,中国资产市值占比超6成
- 让小企业共享进博会大机遇
- 花一亿元买楼的“小杨哥”,陷入带货产品质量问题漩涡
-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重点把握好五方面原则
- 地产“春风”吹满地
- 快讯:地产股集体大涨 德信中国涨近38%雅居乐集团涨超22%
- 国家统计局:10月份发电66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
- 拼多多要出海了,能教会美国人“砍一刀”吗?
- 北交所开市一周年!159家企业成功登陆背后,这些中小券商正在“弯道超车”
- 谷歌就定位跟踪做法与40个州达成3.915亿美元的和解协议
- 国家统计局谈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但下行态势仍持续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