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法:债券市场发挥直接融资作用 有力提升稳定经济大盘效能
摘 要
债券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朱长资作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服务实体经济、法债支持宏观调控、券市优化资源配置、挥直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接融济面对近期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变化,力提下一步要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升稳提升其稳定经济大盘的定经效能。本文结合当前债券市场需关注的盘效主要方面,针对债券市场助力稳定经济大盘、朱长资作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具体建议。法债
关键词
债券市场 经济大盘 高质量发展
债券市场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券市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积极充分发挥直接融资优势,挥直在服务实体经济、接融济支持宏观调控、力提优化资源配置、维护金融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债券市场量质稳步提升,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
债券市场充分发挥直接融资优势,通过拓渠道降成本、稳投资稳增长、补短板增动能、防风险促协同等多个维度,实现量质稳步提升,为实体经济保驾护航,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一)拓渠道降成本——直接融资优势充分彰显,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市场利率稳中有降,助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2022年1—6月,债券市场利率整体呈现震荡下行走势。至6月底,1年、3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值分别为2.04%、2.37%、2.78%,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7BP、47BP、39BP,助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效降低。
二是市场利率低于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发挥直接融资优势。2022年6月20日公布的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45%。各期限品种债券收益率较同期限LPR低85BP~180BP,充分显示了债券直接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优势。
三是品种创新持续发力,畅通实体企业融资渠道。债券市场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完善民企债券增信机制、创新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科创债等,不断畅通实体企业融资渠道。例如,我国推出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这是资产证券化产品延伸核心企业信用、助力其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创新实践,成为中小微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效率的重要途径。
(二)稳投资稳增长——债券融资规模再创新高,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一是债券发行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1—6月,债券市场发行规模合计31.5万亿元,同比增长7%。2010年初至2022年6月末,我国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11%。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债券市场余额达138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债券市场积极为实体经济提供源头活水。
二是净融资额保持正增长。2022年1—6月,债券市场新发行债券31.5万亿元,到期债券规模为23.2万亿元,净融资规模为8.3万亿元,同比增长25%(见图1)。
三是地方债提速发行带动债券的社会融资规模占比提升。在稳增长要求下地方债发行整体前置,成为稳定经济大盘、助力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的重要力量。2022年1—6月,地方债累计发行5.3万亿元,占债券市场发行总规模的17%。地方债提速放量发行,带动债券在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从2022年1月末的19%提升至6月末的32%,提升13个百分点。
(三)补短板增动能——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加聚焦,有效发挥惠民生增后劲作用
一是专项债落地提速,助力稳定经济基本盘。专项债投资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抓手,2022年以来,地方债发行前置,尤其是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加快。1—6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规模达3.4万亿元,占全年新增专项债额度(3.65万亿元)的93%。专项债提速发行与资金集中支出为稳定经济基本盘作出重要贡献。
二是积极推出一揽子措施,支持交通运输行业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畅通国内外经济循环以及稳增长、稳外贸的重要抓手。2022年5月下旬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和6月上旬交通运输座谈会提出,加大对铁路、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的纾困支持力度,并部署国家铁路集团发行3000亿元铁路建设债券和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等相关计划,通过债券市场降低相关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降低疫情对企业的影响。
三是科技创新债正式推出,精准支持科创企业融资。2022年5月,为助力科技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我国相关部门创新推出科创债,优先重点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发债募集资金,通过明确发行主体和募集资金使用范围等要求,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
四是完善民企债券融资机制,持续改善民企融资环境。2022年3月,我国相关部门推出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的七项举措,明确鼓励市场机构、政策性机构通过创设信用保护工具为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民企债券“信用保护工具+债券发行”模式不断拓展。
(四)防风险促协同——防范化解风险多措并举,有力保障金融安全
一是维护债券融资渠道稳定畅通,促进房地产行业良性循环。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债券市场通过市场化力量支持房地产企业融资结构调整及成本优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2022年1—6月,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约320只,融资规模约为2900亿元,有效维护了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渠道稳定畅通,助力健全房地产企业融资长效机制。
二是创新和优化专项债券投向,支持地方有序化解隐性债务风险。2022年3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合理扩大专项债使用范围,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公共服务等项目,包括加大惠民生、解民忧等领域投资,支持增后劲、上水平项目建设,推动补短板、强弱项项目建设。城投企业是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的主要建设和运行单位,通过创新和优化专项债券投向,原城投企业开展的融资转为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进行融资,这为地方有序化解隐性债务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
债券市场助力稳定经济大盘需关注的几个方面
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实现平稳开局,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做好经济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至关重要,要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为更好地发挥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优势、助力稳定经济大盘,下一步建议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注下半年债券市场供需强度。按照2022年5月召开的全国财政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会议部署,截至6月末,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已发行3.4万亿元,额度已使用93%,考虑到剩余约0.2万亿元的额度和存量到期再融资的0.8万亿元,若无追加新增额度,预计下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剩余约1万亿元。
二是关注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2022年以来,美联储持续推进加息进程,分别于3月、5月、6月、7月加息25、50、75、75个基点,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带动美国债券市场利率不断上行,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由年初的1.63%上行至6月末的2.98%,累计增幅达135BP。中美10年期国债利差由116BP缩窄至-16BP左右。美联储货币政策加速收紧,或对部分境外资金跨境投资意愿有所影响。
三是关注地方债发行期限向多层次分布的拓展。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地方债余额约34.4万亿元,从剩余偿还期限来看,5年内的有15.2万亿元,占比为44%;5~10年的有10.4万亿元,占比为30%;10~30年的有8.8万亿元,占比为26%。在地方一般公共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整体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如地方债发行期限向多层次分布进行拓展,将到期规模与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挂钩,将有利于完善地方债管理。
四是关注拓展有利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软性投资。目前,专项债项目主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重点支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的重大项目,涵盖交通基础设施、能源、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物流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保障性安居工程等9个方向。整体来看,项目主要围绕社会公共事业相关的基础设施领域开展硬性投资,对高新技术研发及应用、社会养老、教育医疗等方面开展的软性投资相对较少涉及,可考虑结合各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拓展有利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软性投资。
多方协同支持债券市场发展,全力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为全力助力稳定经济大盘,我国债券市场需要在压力中发掘深层动力,以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统筹好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充分调动多方力量,从多个维度支撑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直接融资优势,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以强化多方责任担当为支撑,全面落实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的有关部署
5月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各部门要在稳经济大盘方面充分落实主体责任。债券发行人、投资者、承销商、基础设施机构等各方参与主体作为债券市场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力量,应携手强化责任担当,全面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有关决策部署,从大局出发,主动作为,坚持求真务实,以服务实体经济的实际效果检验工作成效,全力稳定经济大盘,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二)以债市供给保持平稳为支撑,合理安排各类债券供给节奏
按照当前发行计划,下半年地方债净融资规模增速将有所放缓,债券市场供给力量或有所减弱。为保持债券市场对经济大盘的支持力度整体稳定可采取一些举措:第一,可考虑适当提高其他债券供给来平滑债券市场净融资规模,包括基于经济发展需要适当增加短期政府债券供给等,充分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第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预调微调,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鼓励更多企业发债融资等;第三,做好地方政府项目储备,充分应对新冠病毒再次变异传播等突发事件对国内经济产生的影响,全力维护经济大盘健康稳定发展。
(三)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为支撑,稳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稳步提高政策实施效率,可作如下安排:第一,可考虑将发债期限进行多层次分布,合理把握发行节奏;第二,研究拓展软性投资领域的专项债项目,做好经济建设项目规划和投融资方案设计;第三,继续完善地方债本息资金归集管理制度,可考虑制定超期闲置资金收回机制,并加强专项债对应项目管理,保障项目建好、发挥效能,本息管好、按期兑付;第四,继续协助商业银行为专项债项目提供配套市场化融资支持,发挥好专项债资金撬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的作用。
(四)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为支撑,全面保障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健全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风险分摊机制和风险补偿机制,可考虑基于市场化原则引导金融机构稳妥有序通过债券投资、项目并购等方式满足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助力企业稳健发展,有效防止企业债务风险向金融机构传导,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本文原载《债券》2022年8月刊
◇ 作者:中国金融市场部总经理 朱长法
(责任编辑:探索)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2022年金融街论坛”活动。这场论坛议题聚焦“持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行稳致远”,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借此机会,我结合党的二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真真)十一黄金周即将到来,如何度过丰富又精彩的假期生活?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通州区商务局及通州区体育局联合发起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网红打卡地”活动,评选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网 ...[详细]
-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全口径外债余额为26360亿美元,较2022年3月末下降742亿美元,降幅3%,其中汇率折算因素对外债余额下降的贡献度约为90%。外债结构保持基本稳定。从外债币 ...[详细]
-
来源:四川日报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立东)9月28日下午,省委书记王晓晖在成都会见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辛保安一行。双方围绕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支持四川加快电源电网建设、提升电力供应安全保障能力等 ...[详细]
-
中国银行业协会:二季度末不良贷款率1.67% 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
财联社9月1日电,《2022年度业发展报告》提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69亿元;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预计随着下半年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特约评论员 曹中铭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日前,广发银行公示了260亿元金融债的6家中选候选主承销商名单及服务费率情况。6家主承销商分别是中信、 ...[详细]
-
新华社北京9月30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30日决定,自2022年10月1日起,下调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1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利率分别调整为2.6%和3.1%。中国人民银行表示, ...[详细]
-
周三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每日优鲜涨超34% 开心汽车收跌12%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财联社11月22日电,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联合伽马数据近日共同发布了《2022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报告研究显示,未成年人的沉迷游戏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其中,报告显示了7 ...[详细]
-
隔夜要闻:美股收涨 道指标普终结“六连跌” 苹果放弃iPhone 14增产计划!股价应声跳水 逆市收跌
隔夜要闻:美股收涨 道指标普终结“六连跌” 苹果放弃iPhone 14增产计划!股价应声跳水 逆市收跌 2022年09月29日 06:33 环球市场播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