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影响多大?居民投资偏好生变,这些产品成香饽饽?
9月15日,多家多多家银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银行影响引发外界高度关注。下调
相比于今年4月存款利率的存款产品成香下调,此次利率下行覆盖的利率存款品种更为广泛,从活期存款到定期存款、居民大额存单,投资从3个月期到5年期全线下调,偏好降幅从5个基点到15个基点不等。生变
今年以来,饽饽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家多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银行影响居民投资风险偏好下降,下调储蓄意愿上升明显。存款产品成香多位受访的利率银行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反映,客户前来咨询和认购大额存单、代销储蓄型保险产品的热度高涨,一些利率“诱人”的大额存单甚至要“抢”额度。
不过,随着此番存款利率的再度下行,高涨的存款意愿或会有所“降温”。多位分析人士表示,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会降低居民的储蓄需求,进而推升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此外,对于具有储蓄投资属性的保险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更需“擦亮眼睛”,仔细阅读合同条款,不宜与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
存款利率下调的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
“我们是14日晚上接到总行紧急通知要下调存款利率,按要求,自15日起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上海地区一国有大行人士对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协定存款、通知存款,以及除3年期以外的各期限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5个基点。
此次大行调降存款利率,既是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一方面,在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作用下,本次存款利率调降被看作是8月贷款报价利率(LPR)下调的直接结果。
但另一方面,与4月多家银行仅下调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10个基点所不同的是,此次利率下行覆盖的存款品种更为广泛。有非银金融机构财务人士向记者透露,其所在的机构近日收到多家银行通知,将下调同业存款利率,其中,同业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蔡浩认为,本次存款利率调整最大的不同,在于调整范围扩大到了几乎所有存款产品。换言之,就是银行官网的存款挂牌利率出现了调整,这在历史上是只有存款基准利率调整才会出现的“殊荣”。上一次银行官网存款挂牌利率调整还要追溯到2015年10月24日,本次调整是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机制的创新变革,可以看作是人民币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
存款利率下调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分析普遍认为,目前环境下,银行通过市场化机制下调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存款负债成本,为银行进一步合理让利实体经济拓展空间。根据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的测算,本次存款利率下调将最终降低银行存款付息率约7个基点,降低计息负债成本率约5个基点,对银行板块构成实质性利好,有利于稳定银行盈利能力。
居民投资理财倾向新趋势
本次银行业集中下调存款利率是自2021年以来的第三次,中长期存款利率调降幅度尤为明显。不过,即便如此,也难挡储户对定期存款的青睐。
“从储户来我们网点存款的需求看,今年以来,资金存款化、存款长期化的趋势明显。此次再度调降存款利率,我们最关心3年期的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因为今年这一期限的存款增速很快,大额存单额度比较紧张。”北京一国有大行网点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多个宏观数据可以佐证上述微观感受。央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二季度城镇储户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占比为58.3%,较一季度大幅上行3.6个百分点,创2002年三季度有数据记录以来新高。
另据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家国有银行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业绩数据显示,各家银行的个人定期存款增速均明显快于个人存款增速。其中,和上半年新增个人定期存款均破万亿元,占各自新增个人存款的比重则分别达到83.52%和83.12%。值得一提的是,和上半年新增个人定期存款占全部个人存款增量比重超过100%,即两家银行上半年新增个人定期存款大幅上涨同时,个人活期存款量较去年末还有所减少。
“受疫情影响,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意愿下滑,货币贮藏性需求提升,加之资本市场景气度不佳,导致微观经济主体资产配置更倾向于安全性与经济性兼具的银行定期类存款。”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称。
定期存款之外,储蓄型保险产品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亦反映出居民投资理财追求长期稳健的保守倾向。北京一保险经纪从业者对记者反映,今年以来,前来咨询年金、增额终身寿险等具有长期储蓄性质保险产品的客户较多。另据青岛一银行网点负责人透露,该行今年以来代销的几款收益率中等偏上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卖得较好,部分保险公司为了准备降保底利率,已经开始控制代销额度。
多家上市保险公司公布的半年报也反映出,储蓄型保险产品规模增速较快。上半年寿险收入为628.44亿元,同比上涨18.2%,其中,分红型寿险增速达到22.7%。在半年报中表示,推出增额终身寿险产品的主要原因是在市场利率下行背景下,满足当前客户稳健理财的需求,发挥储蓄型保险产品长期稳定增值的优势。
海通国际研报认为,上市险企7月单月保费延续改善趋势,原因之一在于,以增额终身寿险产品为代表的长期储蓄类业务保费收入增速较快。
投资储蓄型保险产品要“擦亮眼睛”
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反复震荡,股票、基金以及理财产品净值波动较大,居民风险偏好下降,更多人偏向于有储蓄性质,并能带来稳定收益的中长期金融产品。不过,投资这类金融产品并不意味着绝对的高性价比与安全,金融投资仍需时刻“擦亮眼睛”。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总体而言,我国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将是长期趋势。但对广大居民而言,如果资产配置中存款、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较多,那么收益率可能有所下降,建议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要基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理财需求,做好多元化的资产配置。
北京一家大型保险资管公司资深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现在不少观点认为我国利率水平长期看将处于下行通道,但储蓄型保险产品的投资期限通常在10年期以上且收益率相对固定,10年、20年后市场平均收益走势究竟如何难料。对个人来说,做长周期跨度的投资需要做好资金配置规划。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多次就保险销售提示相关风险。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9月初发布风险提示指出,近期某些保险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隐瞒、混淆产品信息,暗藏搭售、夸大保险责任或承诺保证收益等行为,误导消费者。
银保监会举例称,保险销售人员使用保险产品的分红率、结算利率等比率性指标,与银行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等其他金融产品收益率进行简单对比,给消费者造成误导,容易引发理赔争议或退保纠纷。
银保监会建议,消费者应根据自身保险需求,认真了解拟购买保险产品的承保机构、保障范围、除外责任、保费、保险金赔偿或给付条件等,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风险承受能力和经济实力的保险产品。注意防范营销过程中混淆、模糊、夸大保险责任等风险。此外,在投保时,无论是线下投保或是线上投保,缴费前一定要仔细核对投保险种,在了解合同重要条款后再投保。
“保险供给必须能够直达和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而不是靠营销或抬高渠道手续费,只有客户的需求得到真正满足,保险经营才能实现可持续,保险的负债质量才能真正有保障。”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近日表示,保险是基于精算和大数法则来定价的,当期收取的保费收入要靠资产经营抵御未来支出的,保险公司在投资经营方面一定要审慎稳妥,尤其是寿险公司负债久期长,经营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风险偏好选择要相对更低一些,绝不能滋生只要有保费注入就没有问题的侥幸心理。
责编:林根
(责任编辑:娱乐)
-
9月1日,以“数智时代 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2中国智能产业论坛在北京首钢园举行,此次论坛作为2022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组成活动之一,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中国区负责人、商业价值 ...[详细]
-
【现货】:8 月24日,SMMA00 铝现货均价18820元/吨,环比+250元/吨,对主力贴水20元/吨,环比-20元/吨。【行业】:四川今夏迎来高温干旱天气,8月15日,四川继11日、14日连续两 ...[详细]
-
当看病众筹的“救命钱”被明码标价,一切都变了味。近日,有媒体曝出水滴筹大病筹款链接存灰色链条,背后筹款中介抽成最高达70%,将水滴筹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很快,水滴筹微博发布声明回应“水滴筹筹款中介抽成 ...[详细]
-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Bob Michele和摩根士丹利美国股票首席策略师Michael Wilson与几乎所有华尔街人士一样,对美联储所谓的量化紧缩QT)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保持警惕。这在债券 ...[详细]
-
财联社11月23日讯记者 哈力克)国务院常务会议今日召开,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会议指出,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英大证 ...[详细]
-
北交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过半 62家公司总营收同比增41.3%
本报记者 吴晓璐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进入高峰期。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8月24日记者发稿,62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数量过半。62家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347.40亿元,同比增长41.3% ...[详细]
-
8月24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90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45例广东16例,福建10例,天津4例,内蒙古3例,上海3例,四川3例,北京2例,江苏2例,黑 ...[详细]
-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涨近6%,京东集团、百度涨超10%,阿里巴巴涨近9%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商业创意奖项——第十五届金投赏奖于2022年11月25日正式对外公布;在颇具挑战和不确定性的2022年,今年金投赏商业创意奖参赛公司多达1135家,经过各位评委多轮严苛、专业的评审审 ...[详细]
-
中通快递-SW发布中期业绩 净利润约26.34亿元同比增长约45.88%
02057)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收入约人民币165.61亿元单位下同),同比增加 20.0%。净利润约26.34亿元,同比增长约45.88%。归属于中通快递开曼)有限公司的净利润约27.11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