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2023年美国通胀将快速下行,油价有望冲击115美元
来源:华尔街见闻 朱雪莹 强调美国通胀虽要降温,高盛国通但和“重回目标”是年美两回事;鉴于欧洲对禁令“大限”将近等供给因素,油价或将于12月开始上冲。快速 虽然高盛近期直言,下行即便美联储以牺牲经济为代价也无法满足2%的油价有望通胀目标,但是冲击他们也同时承认,2023年美国通胀将快速下行。美元 高盛预计,高盛国通美联储青睐的年美通胀指标核心PCE物价指数将从今年九月的5.1%,跌至明年年底的快速2.9%。 并且高盛还大胆预测,下行鉴于欧洲对俄海上石油禁令“大限”将近,油价有望石油供给短缺或将造成挑战,冲击油价可能会在明年年初甚至今年12月开始上冲,美元直指每桶115美元。高盛国通 明年通胀会大幅下行 但和“重回目标”是两回事 高盛经济学家Spencer Hill在上周末的报告中提及,“我们预计2023年美国核心通胀率将大幅下降,有三个原因。” 其中包括供应链的恢复、租金通胀和住房成本的下降,以及工资涨幅的大幅回落。 具体来看,纽约联储供应链指数持续下降,在9月份触及2020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至关重要的“缺芯潮”有所缓解,当前汽车微芯片发货量较2019年水平高出42%;高涨的工资水平也将降温,到2023年底平均时薪将从目前的4.7%回落至4%,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持续平衡”;公寓数量的激增有望缓解租金涨幅。 然而,高盛还进一步补充道,认为市场预期过于乐观,核心PCE物价指数难以在明年大幅回落至2.7%。 Hill在报告中写道: 尽管我们坚信美国核心通胀率会下降,但是认为市场关于该指数将在明年四季度降至2.7%的预期仍太过乐观,而且我们此前预计的强劲医疗保健消费似乎没有被反映出来。 此外高盛强调称,即便明年美国通胀率大幅下降,美联储依旧承受需进一步控制通胀的压力。 Hill对此表示: 按美联储对通胀的观点,“大幅下降”和“重回目标”是两回事......尽管我们预计通胀情况将有所改善,但是在明年FOMC会议上,除非经济出现衰退或者核心商品价格全面恢复正常,否则核心通胀率很可能依旧远超目标水平。 而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央行官员于近几周持续表示,在通胀显示出能回落到目标水平的迹象之前,维持高利率依旧至关重要,正如美联储理事沃勒在周日的表态: 美联储在停止加息之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将取决于通胀情况。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的数据显示,市场目前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12月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之后在2023年再进行数次上调。预计到明年年中,利率峰值将在4.75%-5%附近。而从期货定价来看,美联储在明年年底前至少降息25个基点的可能性很大。 多重因素叠加 油价剑指115美元 在原油方面,高盛全球大宗商品主管Jeff Currie在周一接受采访时表示,除了欧洲对俄实施海上原油禁令或将导致供给下降、油价上行,美国页岩油生产放缓、美国停止释放战略油储等因素都将加剧油价上涨压力。 Currie警告称“综合来看,油价将于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开始上涨”,也就是说,油价可能即将在12月构成挑战,并支持高盛此前关于布油将涨至每桶115美元的预期。 此前咨询公司Aspects联合创始人兼研究总监Amrita Sen曾经表示,12月欧洲将停止100万—150万/日的俄罗斯原油进口。 另外欧盟对进口和运输的约束可能会阻止油轮船东运输俄罗斯原油,如果船东认为制裁的风险太高,就会放弃运送俄罗斯原油。这将在整个行业引发寒蝉效应。 在欧洲能源现状方面,Currie还分析称,欧洲持续增加天然气库存或将有助于弥补供给缺口,但是长期来看,欧洲能源问题依旧存在: 你永远不会被迎面驶来的货车撞倒。(欧洲)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进行了处理。但是他们还没有处理好今年冬季和明年夏天的能源挑战,一个结构性问题仍摆在他们面前。 他还补充道: 中长期来看,欧洲尚未脱离困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租赁市场强监管 北京量身定制“紧箍咒”
- 俄罗斯恢复向意大利供应天然气
- 跟华为、华润合作!这家公司,突然暴涨25%
- 腾讯控股今日沽空金额5.8亿港元,较上一交易日上升100.89%,公司今日收涨5.76%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 摩根大通增持中国平安逾1573万股H股,持股达9.02%
- “刷脸”时代:如何护脸又护财?
- 中国星集团10月5日斥资约160万港元回购200万股
- 线上订单翻倍增长,生鲜电商跨区抽调骑手保供给
- 前三季度仅一只地产主题基金正收益,政策利好频现,寒冬继续还是提早左侧布局?基金经理解读后市
- 马斯克据称将以“原价”推进收购案 推特股价大涨触发停牌
- Rivian(RIVN.US)盘后涨超7% 维持全年产量目标
- “石家庄茅台”跌超7%!擦亮眼睛,这些网售药品不是连花清瘟,公司发声
- 欧股集体收跌 主要股指均跌逾1%
- 比亚迪:汉家族9月销量31497辆,累计销量超33万辆
- 欧股集体收跌 主要股指均跌逾1%
-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来临,如何看待半山腰的风景?
- 调查显示:九成美国成年人认为美国正经历心理健康危机
-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三位科学家,其中一位第二次获奖
- 午盘:主要股指连续第二日反弹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