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和超长期地方债发行规模占比提升 更好匹配建设和运营项目周期
本报记者 包兴安 今年地方债发行的长期长期一大特点是超长期债券大幅增加。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和超好匹截至8月21日,地方年内地方债发行1659只,债发周期发行规模达59264.9亿元,行规项目同比增长30.5%。模占其中,比提30年期地方债发行185只,升更设和同比增长112.6%,配建发行规模达7291亿元,运营同比增长179.8%。长期长期 专家表示,和超好匹扩大有效投资,地方可逐步增加超长期债券发行占比,债发周期以更好满足部分项目对长期资金的行规项目需求。 地方债发行期限 以中长期为主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上述地方债中,按发行只数来看,10年期地方债发行387只,发行只数最多;15年期次之,发行287只;20年期发行282只;7年期发行228只;5年期发行191只;30年期发行185只。另外,3年期、2年期、1年期地方债分别发行69只、21只、9只。 按发行规模来看,10年期地方债发行规模达13704.57亿元,发行规模位居首位;20年期发行9904.74亿元,规模次之;15年期发行规模达9581.44亿元;7年期发行规模9311.4亿元;30年期发行规模7291亿元;5年期发行规模6452.46亿元。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地方债发行期限以中长期为主。从今年情况来看,5年期以上地方债发行规模占比达94.9%,其中,30年期占比12.3%,而去年全年这两项占比分别为94.54%、9.02%。不难看出,今年以来,长期和超长期地方债发行规模占比与去年相比有所提升。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地方债发行期限逐渐拉长,10年期以上债券品种发行明显增多,这既有项目对资金稳定的需要,也有保证债券风险安全的需要,还有减轻债券还款压力的需要,这是一种债券发行期限的结构性调整,对保持经济稳定和财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用于项目建设的专项债广受关注。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上述地方债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192只,发行规模合计达34821亿元。其中,10年期以上专项债发行977只,发行规模达30697.62亿元。 记者注意到,30年期超长期专项债发行规模大幅增加。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年内新增30年期专项债发行174只,发行规模达6605.57亿元。 “30年期专项债具有时间跨度大、还款周期长、资金稳定性强、风险系数低等特点,是地方债中非常受欢迎的品种,对拉动投资、稳定经济具有长效促进作用。”张依群表示。 冯琳表示,对于地方来说,发行30年期的超长期限地方债可以更好匹配建设和运营期限比较长的项目资金和期限需求。今年以来,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力度明显加大,这是30年期以上专项债发行放量的重要原因;同时,发行超长期限地方债也有利于帮助地方政府合理均衡债务期限结构,缓解中短期的集中偿债压力。 需逐步增加 超长期债券发行占比 “开展新一轮投资,完善长效投融资机制是基本保障。”8月20日,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胡晓炼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夏季峰会上表示,对于相当一部分具有准公共性质的项目投资,短期收益虽然不明显,但长期收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能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支撑。为满足此类项目投资需求,需要拓宽可负担的长期资金筹措渠道。建议拉长债券发行期限,增加30年及以上期限债券发行。 张依群表示,拉长债券发行期限从理论上讲是完全可行的。由于超长期债券具有期限长、稳定性强、作用持续等特点,可以起到稳定经济长期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可以有效降低短期内债券还本付息压力,从而减轻地方还债压力。 “近年来,政策层面鼓励地方合理提高长期债券期限比例,且在当前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加快的背景下,发行超长期限地方债的必要性有所上升。”冯琳建议,地方可根据该地区政府债务的到期分布情况,结合项目运营和收益周期以及投资者需求,合理确定债券发行期限,逐步增加超长期债券发行占比。 “不过,发行30年以上超长期债券存在周期过长、管理责任淡化甚至未来主体责任不清等问题,这是需要高度重视的。”张依群表示,当前,扩大投资成为稳经济稳增长的重要支撑,重点应考虑政府投资项目的实质效益,以及政府债券还本付息的财政经济承受能力,不可简单地用时间换空间,更不可过度透支未来经济的潜能和预期。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中国奥园拟进行境内债务整体重组 涉及债务总额约116亿元
- 德媒文章:在气候问题上,西方想装傻到什么地步?
- 鸿海董事长谈歌尔丢单:不评论对手,鸿海竞争优势不受影响
- 11月10日复盘:技术指标提示准确 酿酒板块获资金青睐
- “中字头”大象起舞!A股估值体系将重构?低估值央企还有这些
- 进博透视:四大效应日趋显著 进博会“永不落幕”
- 直面蜜雪冰城,喜茶的下沉大战
- 美媒:亚马逊成全球首家市值缩水1万亿美元上市公司
- “花钱买开心”背后真有心理学依据
- 警惕银保市场车险化 专家支招:从哄抬手续费向产品共创、银团联动转型
- 朗生医药11月10日斥资约42.15万港元回购28.3万股
- 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图谱:中西部地区崛起,跨区域协同发展效应凸显
- 百度:今年9月,百度App的MAU达6.34亿,同比增长5%
- 年轻人搞钱,从摆摊开始
- 超3000万元!华纳药厂败诉专利侵权再被起诉,索赔额占去年净利近两成
- 赛微电子:公司北京MEMS基地二期产能建设按计划顺利进行中
- 王滨被双开,中国人寿集团党委: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 立冬以来“暖经济”升温,北京火锅外卖订单增长超七成
- 成品油新一轮调价周期已开启,前两天国际油价两连跌
- 上海楼市“银十”惨淡:一豪宅业主8天降价380万抛售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