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佳伟创业绩失速营收仅增2%,梁美珍等高价套现11亿欲再割22亿
来源:长江商报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魏度
4个月内股价涨了2倍,捷佳仅增(300724.SZ)的伟创实际控制人又坐不住了,收割之意再起。业绩营收亿欲亿
日前,失速捷佳伟创披露两份减持计划,梁美一份是珍等再割辞任总经理一职近半年的李时俊计划减持不超0.92%股权,另一份是套现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拟清仓减持4.56%股权。
如果上述愿望达成,捷佳仅增公司实际控制人的伟创一致行动人将套现约22亿元。8月10日公告日,业绩营收亿欲亿捷佳伟创收盘价140.21元/股,失速较今年4月26日的梁美低点已经上涨了约2倍。
高位减持收割,珍等再割对于捷佳伟创的套现实控方而言,不是捷佳仅增首次。去年,实际控制人梁美珍等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在二级市场减持,累计套现超11亿元。时任总经理李时俊套现过亿。
与实控人方面忙着套现相对应的是,捷佳伟创的经营业绩大失速。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6.79亿元,同比仅增长2.13%。上半年的营收同比增速为个位数,这是捷佳伟创公开披露经营业绩数据以来的首次。
值得一提的是,捷佳伟创曾是A股市场上备受关注的10倍股。2018年上市之时,其发行价仅为14.16元/股,去年8月,最高达210.80元/股,三年暴涨13.89倍。
货币资金40亿却新增3亿短债
捷佳伟创的经营状况有点异常。
根据8月10日晚间披露的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捷佳伟创实现营业收入26.7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6.24亿元仅增加0.55亿元,增长幅度为2.13%。公司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分别为5.08亿元、4.68亿元,同比增长幅度为10.91%、10.14%。
去年同期,捷佳伟创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6.24亿元、4.58亿元、4.25亿元,同比增长38.62%、83.70%、80.24%。
对比发现,去年同期,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均为高速增长,而今年上半年增速大幅下滑。
从单个季度看,今年一、二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3.63亿元、13.17亿元,同比变动15.77%、-8.97%,对应的净利润为2.73亿元、2.35亿元,同比变动29.26%、-4.82%。二季度的业绩下滑拖累了上半年的整体经营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是公司自从2015年公开披露经营业绩数据以来,营收增速首次降至个位数。2016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11.37%、55.67%、19.20%、56.05%、55.35%、38.62%,最低的2018年增速也接近20%。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上半年公司净利润的同比增速达到10.91%,较上年同期高达超80%的增速大幅下降,而且,实际上公司净利润的真实增速可能为负增长。
从利润表来看,今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为-1.12亿元,去年同期仅为-0.01亿元,相差-1.11亿元。具体来看财务费用,利息费用119.95万元,利息收入3924.19万元,利息收入减去利息费用为3804.24万元。那么,还有0.74亿元的收入来自哪里?公司称,主要是汇兑收益增加。
根据公司的解释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不是这笔汇兑收益,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净利润要低于去年同期,即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财报显示,捷佳伟创是一家国内领先的从事晶体硅电池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系太阳能电池设备的领先企业。
从账面数据看,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账面货币资金达40.25亿元、理财产品12.90亿元,合计高达53.15亿元,剔除尚未使用的募资4.05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9亿元募资,货币资金仍然达39亿元左右。
基于其市场地位,公司合同负债为37.33亿元、预付款项为1.65亿元。在去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也接近40亿元,有息负债为0.15亿元。
由此可见,公司资金十分充足。然而,到今年6月底,有息负债为3.17亿元,较年初增加了3.02亿元。
奇怪的是,短期内,在资金十分充足的情况下,捷佳伟创为何还要新增3亿元短期债务?
实际控制人之女要清仓
虽然上半年的经营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但身处热门赛道,捷佳伟创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俗。与之对应的是,重要股东又开始套现。
与捷佳伟创半年报同步披露的是两份减持公告。其一,公司股东李时俊计划在今年8月22日至2023年2月21日期间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320.7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2%。
目前,李时俊持有公司3.68%股权。早从2011年开始,李时俊就担任捷佳伟创董事、总经理,今年2月21日辞任。
另一份减持计划则涉及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目前,股东蒋婉同、平潭恒兴伟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恒兴伟业”)、厦门市弘兴远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弘兴远业”)、平潭鼎兴伟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鼎兴伟业”)分别持有捷佳伟创的股份数量为1067.53万股、268.78万股、177.83万股、71.11万股,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3.07%、0.77%、0.51%、0.20%。
这四位股东计划从今年8月26日至2023年2月28日进行清仓。
如果以8月10日的收盘价140.21元/股计算,四位股东最高将套现22.23亿元。如果李时俊也顶格减持,那么,五位股东将合计套现26.72亿元。
上述拟清仓的四位股东中,蒋婉同系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之一梁美珍之女,与梁美珍构成一致行动人。此外,蒋婉同还是捷佳伟创前任董事长蒋柳健之女。另外三位拟清仓的股东系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余仲实际控制的企业,为余仲的一致行动人。
这不是捷佳伟创实控人方面的首次减持,也不是李时俊、蒋婉同的首次减持。
去年三、四季度,捷佳伟创的股东实施了一轮疯狂大收割。
去年11月29日至12月22日,时任公司总经理的李时俊减持了88.85万股股份,减持均价为123.17元/股,套现约1.09亿元。
今年3月1日,捷佳伟创发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的公告,从去年9月2日到今年2月,蒋婉同减持355万股股份,套现约4.21亿元,梁美珍减持323.25万股股份,套现约4.19亿元。
此外,余仲的一致行动人恒兴伟业、弘兴远业、鼎兴伟业也实施了减持,合计套现2.42亿元。
此次减持,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共计套现10.82亿元。
今年3月16日,捷佳伟创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左国军通过减持合计套现0.62亿元。至此,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已经合计套现11.44亿元。
如果加上李时俊及今年2月离任董事、副总经理伍波二人的减持套现金额,去年以来,捷佳伟创的控股股东、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董监高已经合计套现约13.23亿元。
综上,如果蒋婉同等清仓意愿顺利实现,那么,限售股解禁以来,捷佳伟创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董监高等将累计套现近40亿元。
(责任编辑:焦点)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表示,作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工作目前已进入收官阶段,全国地表所有卫星遥感可见房屋均已调查。据介绍,全国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 ...[详细]
-
收评:港股恒指涨0.85%腾讯跌3% 消费股大爆发携程涨近17%
6月28日消息,昨日,港股大涨,收复22000点,强势突破5000点,昨日恒指大市成交额突破2000.09亿港元。今日早盘,恒指走势反复,一度跌超1%,临近午盘跌幅收窄,午后恒指强势翻红,消费股上演爆 ...[详细]
-
行业人士:苹果iPhone 14系列首批备货量约9000万台
财经网科技6月28日讯,据新浪科技消息,供应链从业者指出,目前零组件备货已在 6 月中下旬启动,预计应在 9 月上市的第一批 iPhone 14 系列总备货量维持在约 9000 多万台左右,与往年相差 ...[详细]
-
网购到问题手机但店铺已关闭,淘宝:平台赔付原价六成近日,辽宁鞍山的杨先生向澎湃质量报告投诉平台反映,他在淘宝网上一家名为“宏图数码通讯”的店铺里购买了一部iPhone XS 256G手机,因为遇到手机 ...[详细]
-
11月21日,中国银保监会江西监管局发布了一张罚单,剑指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罚单显示,九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是:通过信托通道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嵌套委托贷款或集合信托,资金用于购地 ...[详细]
-
参考消息网6月28日报道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6月27日报道,台湾地区电价费率审议委员会27日开会结果出炉,将针对高压及特高压的产业用电大户调涨电价,但住宅1000度以下、小商店及低压用电、高压以上6 ...[详细]
-
于2022年6月28至30日于线上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新浪财经和集团联合举办,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万科集团创始人、深石集团创始人王石在“中国企业 ...[详细]
-
美国大型银行给股东送“礼包”: 在通过压力测试后纷纷提高股息
财联社6月28日讯实习编辑 周子意)美国几家大银行上周成功通过美联储年度的压力测试后,周一纷纷上调了股息计划,部分银行还推动股票回购。上周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结果表明,美国一些大型金融服务集团有足够的资 ...[详细]
-
南沙港五期规划新进展,拟建4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23个驳船泊位
广州港南沙港区。)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广州南沙港五期集装箱码头以下简称“南沙港五期码头”)建设规划又有新进展。11月2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在官网发布《南沙港区五期工程海域使用公示 ...[详细]
-
参考消息网6月28日报道 据日本《产经新闻》6月26日报道,为取消适用于在日本打工的中国留学生的收入免税措施,日本政府正探讨修订《日中税收协定》。报道称,收入免税措施原本是出于促进留学生交流的目的而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