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还能怎么办?
一年之间,房地产似乎一切都变了。还能办 走过土地红利时代、房地产金融红利时代的还能办房地产,仿佛突然进入了”没有红利“时代。房地产 房地产会消失吗?还能办所有人都知道不可能,这是房地产支柱产业之一。 但房地产该如何做下去?还能办大多数从业人,都在迷茫之中。房地产 今天,还能办猫姐想探讨一下这个话题。房地产 在人均居住面积超过40㎡,还能办住宅地产走向疲软后,房地产中国的还能办房地产,有没有可能,房地产走向不动产经营的方向? 答案看起来有点老套:寻求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 过去几十年,开发商注重规模,不在乎利润;购房者注重涨幅,不在乎租金。 但2022年开始,利润开始变得重要;租金 涨幅,可能成为不动产投资的新逻辑。 重新认识这个行业,也许是“活下去”的前提。 存量时代的新战争 其实,除了住宅之外,中国的商办市场怎么样? 万物梁行首席执行官叶世源,给过一组数据:2020年我国商办用地成交量居近年高位,2021年则明显降温。 ”2021年,全国300城共推出商办用地2.67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5.6%,成交2.0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1.2%。“ 他认为,从上述种种数据都显示,商业不动产已进入存量时代。 一面是行业天花板切切实实到来,另一面却是商业不动产在楼市下行时期所展现的明显优势。 于是我们看到,当楼市在“跌跌不休”的时候,大宗资产的成交和价值,却在往上走。 根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内地投资市场大宗商业物业交易总额超775.9亿元,涉及27宗案例。 而2020年全年约47个大宗交易案例,涉及总金额约711.13亿元。 是的,数量少了近一半,但交易总金额却更高了。 这反映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市场上买家的风险偏好更保守,交易项目更向头部明星项目集中。 原因也不难理解,全球都在印钱,都在通胀,资金总要有去处,房地产不是不行,只是有些地方不行,有些房子不行。 一线城市的核心资产,具有稳定的现金流,良好的抗风险能力,依然是资金青睐的宠儿。 商业不动产的香港经验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说到商业不动产,首先一个可供参考的市场,是香港。 相对于内地,香港地产业,无论是发展程度还是建造、运营水平,都要成熟一些。 答案大家都猜得到。 当下,香港活得比较好的地产商,比如新鸿基、、恒隆、恒基、太古、九龙仓等,无一不是最优秀的综合地产运营商,住宅开发、商业运营,两手都要硬。 这样发展的结果就是,这些开发商,负债率超低,利润率又极高,钱赚得多,还不容易爆雷。 这与内地开发商普遍维持在25%以下的毛利率和10%以下的净利率,形成强烈对比。 与内地开发商动辄70%、80%甚至90%资产负债率不同,港资发展商的资产负债率,基本都维持在40%以内。 也就是说,内地开发商,100块的资产中,80块是借的;但香港开发商,只有30块左右是借的。 负债率最低的太古地产,甚至只有13.57%,这在内地开发商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这当中当然有香港楼市售价奇高所带来的影响,但毋庸置疑,商业不动产在港资发展商的资产负债表中,对于营收及利润的贡献无法抹灭。 在内地,怎样的开发商活得更好? 说完香港,再说回内地。 前段时间,说财猫统计了67家规模上市房企2021年的财报数据。 这样做了一番统计之后,就有了一个有趣的发现: 大多数企业在生意做大的同时,利润并没有增加。 TOP10房企当中,有且只有两家,2021年净利润是增长的,这两家房企分别是: 华润和龙湖。 很容易就能得出答案,两家房企的共同点是: 布局都集中在核心一二线核心城市; 都擅长做复合地产,住宅、商业、写字楼等多栖业态,都拿得出手。 华润的万象城,龙湖的天街,在商业地产领域都有口皆碑。 这样做的好处是,垂直业态,住宅、商业、写字楼各个业态能够互相成就,企业的利润营业能最大化,同时也更有利于房企拿地。 同时,商业就沉淀成为了两家房企的一个蓄水池,源源不断地产生营收和利润,成为了在行业下行周期中的业绩稳定器。 这样看,是不是和港资有点像? 未来,商业不动产市场谁主沉浮? 话说回来,并不是谁都能做商业地产,更不是谁都能做得好的。 内地不少开发商,曾经也动过杀入商办市场的心思,当然,很多都是为了更方便拿地,比如宇宙第一房企碧桂园、央企中海地产等。 但即便是像这样的地产巨头,最终也没能折腾出什么水花。 由此可见,做商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大开发时代,开发商所擅长的高杠杆及高周转的能力,在商业不动产所需要的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面前,并没有优势。 当然,这中间留下的缝隙,也构成了新机会。 除了华润、龙湖之外,国内商业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玩法。 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 出于险资长期资产配置的需求,优质不动产资产的合理配置,对于中国平安来说必不可少。 从中国平安的布局也能看到,项目基本都位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有稳定收益的商业楼宇。 区别于更擅长开发+运营的地产商,作为一家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在商业不动产投资中展现出和运用的“投融建运退”全价值链资产管理能力,让其更像一家优秀、全能的资产管理公司,而非简单的商业地产运营商。 目前,通过自建、收购、合作开发运营等方式,中国平安已经沉淀下一批现金流稳定、投资回报率可观的优质不动产。 相较于被“妖魔化”的住宅房地产,商业不动产在实体经济中,能起到“基础设施”和“孵化空间”积极作用,能够有效带动就业、稳定投资、吸引外资,并助力“六稳六保”。 而稳定的租金收入,以及商业不动产资产的保值增值,也成了中国平安险资资产配置的一块重要的压舱石。 事实上,从国际的经验上看,不动产投资经营规模最大的,也并不是开发商,而是投资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比如大家所熟知的黑石、华平、凯德等。 这当中,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作为不动产资产证券化的重要手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去年,我国基础设施公募REITs市场成功开启且平稳运行,标志着我国公募REITs市场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将商业不动产纳入REITs扩容试点,将是大势所趋。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房地产的下半场,属于商业不动产的黄金时代,或许才刚刚开始。 (转自微信公众号:说财猫)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乌媒:俄乌冲突导致至少500万乌克兰人失业
- 知名品牌LADY M突然宣布:即将关闭门店!多地曾大排长队,网友评论亮了
- 欧洲建议民众洗澡只洗四个部位,普京:这啥玩意
- 物美新隆店羊后腿不合格被罚5万元 古城店刚因红肠菌落超标被罚8万
- 中银协报告建议:构建“保理+贷款”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服务体系
- 足协为球员讨薪:7月底前先解决欠薪的30%
- 全球水需求将比供给高四成,世界经济论坛:如何解决水资源危机
- 百度无人车成本降至25万元,李彦宏再谈汽车限行
- 中疾控详解居家隔离与居家健康监测区别:后者不限制同住人员活动
- 俄罗斯房价暴涨,这家中企花5000多万在莫斯科买房
- 传出3nm制程近期正式投片?台积电:不评论市场传闻
- 这家中概股房企也暴雷了 鑫苑置业被执行10.57亿元
- 央行、银保监会强调:做好金融服务 推动经济进一步回稳向上
- 关于保交楼、村镇行、影子银行压降、中小银行不良处置…银保监会密集回应近期热点
- 央行公布二季度处罚20家拒收现金的单位及相关责任人,最高被罚19万
- 教育部部署开展校外培训“监管护苗”暑期专项行动 严厉打击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等突出问题
- 专家: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等各类型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的趋势
- 丘栋荣最新小范围交流,深入剖析一直看好的五大板块……
- 外媒:迪拜欲打造元宇宙商业“圣地”
- 突变,老婆一个人做主!独董还被警示!辰奕智能发生啥了?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