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个“最有钱”城市:北上深资金总量均超10万亿
比较的最有钱是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又叫“资金总量”。个城
城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市北上深又叫“资金总量”,资金总量反映了一个城市对资金的均超吸附能力。那么2021年,最有钱各大城市的个城资金总量变化如何?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对2021年末资金总量最多的20个城市梳理梳理发现,资金总量前10的市北上深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资金总量深圳、均超广州、最有钱杭州、个城成都、市北上深重庆、资金总量南京、均超苏州和天津。其中,北上深三城超10万亿元,北京的人均住户存款已超20万元。位居第11到第20位的城市是武汉、西安、宁波、郑州、长沙、济南、青岛、无锡、合肥和福州。
2021年年末资金总量前20强城市(数据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统计公报、公开数据整理)
三城超10万亿元 北京人均住户存款达22.27万元
数据显示,北上深的资金总量都超过11万亿,处于第一梯队。这三个城市也是我国三大全国性的金融中心,三城都拥有全国性的要素市场、交易体系,比如证券交易所,以及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包括大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机构等。
这其中,北京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99741.5亿元,比年初增加11659.9亿元,已经逼近20万亿大关,继续稳居第一。
北京则是金融监管中心,大的金融机构总部十分集中。另外,北京坐拥大批央企总部、大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同时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长起来的大型民企总部和从外埠迁入北京的企业总部,集聚的资金总量大。
不仅如此,北京的现代服务业、高发展十分突出,从业人员收入水平也高,住户存款也多。数据显示,2021年末,北京住户存款达到48744.3亿元,按照当年常住人口计算,北京人均住户存款首次超过了20万元,达到了22.27万元。
上海是我国城区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拥有大量的跨国企业以及上交所等金融机构,总部经济、研发创新等十分突出,集聚的资金多。数据显示,2021年末上海全市中外资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75831.08亿元,比年初增加19966.51亿元;贷款余额96032.13亿元,比年初增加11390.73亿元。
其中,202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总成交额461.13万亿元,增长25.7%。其中,股票成交额114.00万亿元,增长35.7%;债券成交额16.91万亿元,增长47.7%。
华南地区的深圳资金总量也超过11万亿,继续稳居第三。深圳市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强。12月末,深圳全市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存款余额112545.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4%。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余额77240.78亿元,增长13.6%。
深圳之后,华南的另外一个一线城市广州以74989亿元位居第四,增速达到了10.6%。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助理、智库研究与信息部部长郑宇劼认为,原先在四个一线城市中,广州的产业结构是偏旧偏重的,但这几年包括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很快,广州的产业结构实现快速转换,产业后劲不断增强。
长三角为何增速快
位居第五的杭州是众多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中唯一一个资金总量超过5万亿的城市。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1044亿元,增长12.5%。目前杭州资金总量领先第六名的成都超过1.3万亿。
杭州资金总量大,一方面与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有关。2021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905亿元,同比增长11.5%,两年平均增长12.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7.1%,比重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杭州是浙江省会,代表的省域是中国第四经济大省,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人均收入很高。省会又集中了最好的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省内大量的资金等都会往杭州集聚。
成都、重庆、南京、苏州分列6到9位,四城的资金总量位于4万亿梯队,相互之间的差距比较小。直辖市天津以3.59万亿位居第10。
资金总量前十名的城市包括了四大直辖市和深圳、广州、杭州、成都、南京这5个副省级城市,以及“最牛地级市”苏州。从区域分布上来看,10个城市来自四大城市群,其中长三角4个,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各2个。
位居第10到第20位的城市分别是武汉、西安、宁波、郑州、长沙、济南、青岛、无锡、合肥和福州。其中,位居第11的武汉与天津一样,处于3万亿梯队,与天津的差距仅有2128亿,两地之间的差距也不大。武汉之后,从第12名的西安到第19名的合肥,均处于2万亿梯队。第20名的福州为1.9万亿,距离2万亿大关也已不远。
从增速来看,20强城市中,有10个城市增速达到或超过了10%,这10个城市中,有长三角地区有7个之多。这其中,宁波的增速高达13.5%,在20个城市中位居第一。上海和杭州也都超过了12%,南京超过了11%,此外无锡、合肥、苏州增速也都达到或超过10%。
与之相对应的是,2021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的GDP增速十分突出。包括杭州、无锡、合肥、南通、苏州、常州等长三角城市的两年平均增速均达到或超过了6%。
在人口流入方面,2021年江苏、浙江的人口增长速度均比较快,新增净流入人口较多。其中江苏在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转负的情况下,常住人口增加了28.1万人,年度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了37.4万人。浙江常住人口增加了72万人,年度新增净流入人口达到65.5万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近年来长三角一体化不断深入,长三角各个城市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增强,包括高铁等硬件基础设施不断改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进一步向长三角城市群集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新阶段,原先一些依靠土地、劳动力驱动的粗放型发展的地区,经济增长放缓;而拥有大量人才、工程师的长三角在转型升级新阶段的优势正在不断凸显。
(责任编辑:热点)
-
10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6% 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经济日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我国高技术制造 ...[详细]
-
销售额5连降!阿迪达斯CEO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但“中国市场会回来的”
每经编辑 何小桃 8月10日,话题#阿迪达斯CEO承认在中国犯了错误#登上微博热搜,引起网友热议。据中新经纬报道,近日阿迪达斯首席执行官罗思德接受采访时认为,阿迪达斯第一季度大中华区收入大跌35%,主 ...[详细]
-
证券时报e公司讯,据长春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消息,长春市决定对购买符合条件的新建商品住房给予200元/平方米购房补贴。支持人群为进城农民和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高 ...[详细]
-
小米新机MIX FOLD 2即将发布,机构看涨消费电子产业链
来源:华盛通今天A股市场中消费电子板块异动大涨,领益智造,长盈精密,蓝思科技,正业科技,科瑞技术等一批消费电子股走高。行情数据来自:同花顺港股市场中,消费电子的代表板块苹果概念,今天集体拉升,大涨超1 ...[详细]
-
工信部翁啟文:探索设立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信贷保证保险
财联社11月2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翁啟文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需要产业界与金融界协力推进产融合作,构建适配产业变革的金融知识体系和路径。 ...[详细]
-
【民生调查局】编者按:这里是民生调查局,见人所未见,调查民生之变。关注你想关注的、你没关注的,调查你想看的、未看到的。中新网8月11日电首席财经记者 李金磊)“27岁小伙已交满15年社保”登上热搜,引 ...[详细]
-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发表《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对此,在今天11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强调,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容置疑也不容改变。世界上 ...[详细]
-
午评:港股恒指涨1.78% 恒生科指涨2.71%苹果概念股上涨
8月11日消息,美股周三收涨。今日开盘,港股恒指高开1.17%,随后涨幅扩大。截至午间收盘,涨1.78%,报19959.31点;国企指数涨1.93%,红筹指数涨1.21%。涨2.71%,涨7.13%, ...[详细]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叶二来源/AI蓝媒汇ID:ID:lanmeih001)智能手机市场的整体疲软,小米首当其冲。刚刚小米发布2022年Q3财报,报告期内总收入达人民 ...[详细]
-
华虹半导体发布第二季度业绩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390万美元同比升90.4%
01347)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业绩, 销售收入再创历史新高,达 6.208 亿美元,同比上升 79.4%,环比上升 4.4%。毛利率 33.6%,同比上升 8.8 个百分点,环比上升 6.7 个百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