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 禁止政务类APP涨粉向家长转嫁 高校录取通知书辨别指南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禁止政务类APP涨粉需求向学生家长转嫁
近日,教育禁止嫁高全国多地政府部门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有料“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正组织社会事务进校园从严管理情况排查,政务涨粉知书指南重点为要求教师、向家校录家长、长转学生安装、取通使用各类APP,辨别给学校下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教育禁止嫁高“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等情况。
据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政府网站7月26日消息,有料肥东县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求各学校和幼儿园以法人为单位,政务涨粉知书指南立即开展一次专项排查,向家校录学校(幼儿园)有权拒绝一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长转“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进入校园。其他相关部门安排的取通与教育教学有关工作任务需经过县教体局同意方可进入校园。对拒不纠正并继续向学校摊派“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辨别,以及学校没有拒绝的教育禁止嫁高,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进行问责,情节严重的予以曝光。
据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政府网站、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政府网站等网站7月26日及7月25日消息,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7月4日作出《关于禁止向学校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通知》称,近来,一些地方将政务类APP或公众号的涨粉需求,以及各类评比任务,通过家长群转嫁给学生家长,加重学校和家长负担,“指尖形式主义”向学校蔓延。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表示,为落实中央有关要求,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各地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遏制形式主义向学校转移趋势,杜绝行政任务向校园转嫁做法,严防商业利益变相入侵校园,切实减轻中小学校和家长负担,持续营造宽松和宁静的教育教学环境。
二、部署开展全面排查。各地要尽快组织一次社会事务进校园从严管理情况排查,重点为要求教师、家长、学生安装、使用各类APP,给学校下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等情况。应针对上述问题建立工作台账,立行立改,坚决杜绝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社会性事务侵蚀校园。
三、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各地要建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受学校、教师及家长对摊派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涨粉”“评比”“推销”等指令性任务的投诉举报,并及时进行核查处理。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专项督导,对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整改到位,对拒不纠正并且继续向学校摊派上述指令性任务的,要依据《教育督导问责办法》对有关责任人严肃问责,并予以公开曝光。
通知要求各地将有关排查整改情况于9月10日前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
高校录取通知书辨别指南来了
高校录取通知书是考生录取和新生报到入学的重要凭证,关系到考生切身权益。每年这个时候,一些“李鬼”大学招摇过市,用“入学通知书”“学习通知书”等来欺骗考生和家长。如何识别真伪录取通知书?一起来看——
录取通知书里有什么?
高校录取通知书中一般包括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学校简介、入学须知(注意事项)、关于学生资助政策的详细介绍等。有些高校会随录取通知书给学生寄学校所在地的电话卡和银行卡,要求学生把第一学年的学费、住宿费、杂费等在入学时预存到寄送的银行卡中由学校统一扣除。
特别提醒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关注随录取通知书寄送的资助政策,及时准确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申请获得相应资助。
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考生在接收录取通知书时要注意携带有效证件。邮政管理局规定,在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最后的投递环节,明确要求确保验视证件,原则上须由收件人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亲自签收。
提醒考生注意:拿到通知书应当场打开,根据清单详细检查里面的物件,以防误领。
辨别录取通知书的几个妙招,一起来看——
01 查录取真假
考生应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招办官网、官方公众号等。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教育考试院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通知书。家长和考生也可登录报考学校网站查询学校的新生录取名单。
02 查学校真假
考生收到的录取通知书必须由教育部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校学历教育资格的并且当年在本省招生的学校发出。这些学校的名单可在教育部网站、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网址http://gaokao.chsi.com.cn)、本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发放的招生资料上查到。另外,考生填报的志愿是高考录取的依据。如果考生根本没有报考某一大学,却收到了该校的“录取通知书”,那么就十分可疑。
03 看录取日程
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投送工作随每批次录取进程陆续进行。有的非法组织或个人,会抢在正规通知书发放之前,发放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以抢占生源。录取通知书根据批次和院校来确定发放时间,一般先是提前批和本科批次的发放、接收时间,然后是高职专科批次的发放和接收时间。
考生可以根据本省录取日程来判断录取通知书的真假,可重点关注本省招办/教育考试院录取日程公告。
04 看邮件
正规录取通知书是通过邮政特快专递(EMS)送到考生手中的,使用的是录取通知书专用信封,接收此类邮件需要现场出示准考证、身份证、户口簿等有效证件。
绿色通道:很多省市与邮政部门合作,开通了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服务“绿色通道”,录取通知书寄出后,考生与家长可关注“EMS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微信公众号或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凭准考证号(考生号)或录取通知书快递单号查询,及时掌握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投递时间及寄达时间。
专属包装:为了能快速识别、优先处理,EMS对所有录取通知书邮件均使用专用袋牌等特殊标记进行封装,将录取通知书与其他邮件区分开来。在汛情严重地区还增加了防水包装袋。
05 看公章和校长签名
高校录取通知书上除加盖高校章外,一般还会有校长签字。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以查看校长的签名对不对,如果没有签名,或者签名有误,就需要提高警惕了。(注:高校录取通知书签发人详见各高校网站。)
06 查学籍真假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是高等学校学生学籍学历电子注册信息查询的唯一网站。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相关机构按照国家招生规定审核考生录取数据,将审核通过的数据报送教育部汇总复核后作为高等学校新生入学资格复查和学籍电子注册的依据。高等学校对报到新生进行录取、入学资格复查,对复查合格的学生予以学籍注册,复查不合格者取消入学资格;对放弃入学资格、保留入学资格、取消入学资格的学生予以标注。新生入学后,可登录学信网实名注册,然后查询、核实本人身份信息和学籍注册信息。
本文内容来源:新浪教育